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临储政策酝酿全面取消:玉米或成下一个试点品种


  玉米或成下一个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品种 十年临储政策面临终结

  华夏时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发改委、农业部等部门正在酝酿全面取消临储政策,打算用更为市场化的目标价格补贴制度来代替。”日前,参与相关政策研究的一位粮食问题专家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据悉,2014年棉花和大豆的目标价格先后于今年4月上旬和5月下旬公之于众。不过,到目前为止,除了大豆和棉花结束临储外,玉米、油菜籽、食糖仍然在沿袭过去几年的临储政策,稻谷、小麦也还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结束玉米、油菜籽、食糖的临储政策的大方向已定,玉米或成为继大豆、棉花之后下一个实施目标价格试点的品种,最快将 于明年执行。上述专家称,目前正在研究的农业“十三五”规划已将取消临储提上了日程,从2005年开始启动的临储政策已经走到了尽头。

  试点扩围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试点范围正在酝酿扩大。近日,发改委价格司一位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除了新疆试点的区域之外,还有长江、黄河流域主产区,国家也会适当给予补贴。

  至于试点品种扩大的问题,上述负责人说“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但他同时也指出,每个农产品情况都不一样,下一步能不能扩大到其他品种,一切都要看棉花、大豆改革试点情况。

  而发改委则给予了试点积极评价:试点启动以来,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国内外的棉花、大豆市场的价差在逐步缩小,企业信心、市场活力也在逐渐增强。

  “实际上,实行目标价格改革,是把原来由国家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目标价格政策,这是把纺织企业的利益更多地考虑进去。”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说。

  以往,国家以一个固定的、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收储,国内棉花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一大截,影响到了纺织企业的竞争力。但实行目标价格改革以后,取 消临储政策,棉花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形成,国内外棉花市场的联动性会增强,国内外价差应该会缩小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提高了我国纺织企业的竞争力。

  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文步就此表示,从新年度内外棉花价差来看,预计将缩小到合理区间,有利于遏制化纤的替代和减少棉纱的进口,国内棉花需求有望企稳回升。

  在决策部门的人士看来,实施目标价格制度是完善我国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的重大机制创新。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试点区域会扩大,扩大试点品种也只是时间问题,以后油菜籽、玉米和食糖都会纳入试点。”上述粮食问题专家称。

  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下一个实行目标价格试点的将是玉米,最快会在明年实施。该粮食问题专家也认为“玉米的可能性最大”,他说,玉米不是口粮,主要用于饲料作物,试点起来更方便。

  此外,食糖试点的条件也比较成熟。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认为,从便于操作的角度看,食糖播种主要集中在广西、广东、海南和云南,播种面积集中,若启动目标价格补贴,更易核实。

  而在目标价格启动前的数年,国务院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一直都在呼吁对长江中下游等主产区的油菜籽实施差价补贴措施。他所提出的“差价补贴”措施就是当前在大豆和棉花上试点的“目标价格”政策。

  不过,目前官方并没有对试点扩围给出正式的结论。今年一号文件虽然提出启动大豆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但同时也明确表示将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取消临储

  在马文峰看来,目标价格试点扩围的时机已到来。他认为,当年启动临储的背景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价格,农产品过剩。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国内农产品价格已是全世界最高,没有再提升的空间了。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在内的我国谷物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事实上,从2010年起,国内粮价一直高于国际市场的离岸价,国内外粮价差促使国内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加大了粮食的进口。专家指出,推高国内粮价固然有需求和成本上升的因素,但国内一直采取的收储托市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大豆 油菜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