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完成新一轮品种更换搭配+主导组合拳
近20年来,小麦主推品种呈现搭配品种较主导品种更新快、主产区较次主产区更新换代时间快、各主产麦区已基本完成新一轮品种更换,当家品种和主要品种群逐步为新的品种群所代替等变化情况。
亮“家底”
黄淮冬麦区。2001年,随着郑麦9023、烟农19、邯6172、济麦20、济麦19等品种的推广和面积的扩大,该麦区进入第8次品种更换;2005年,基本完成第8次品种更换;2008年,随着济麦22、百农AK58、西农979、郑麦366、周麦22、良星66等品种的推广和面积的扩大,该麦区南片进入第9次品种更换;2011年,已基本完成第9次更换。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2001年以来,该麦区随着郑麦9023、扬麦16等品种的推广和面积的扩大,完成了第6次品种更换;第5次品种更换的当家品种扬麦158仍有较大面积,是该区主要品种群之一;随着一批新的综合性状更优的品种审定推广,该区将进入第7次品种更换。
西南冬麦区。2000年后,由于条锈菌新小种“条中31”和“条中32”流行,第5次品种更换的当家品种及主要品种群抗病性丧失,在生产上种植面积逐步被川麦107、川麦42、绵阳31、内麦836等新品种所取代,完成了第6次品种更换,并将进入第7次品种更换。但该麦区近年由于种植小麦比较效益低下,小麦种植面积下降较多,新品种推广速度慢,难以再出现像绵阳26这样上千万亩的大面积推广品种。
审定品种和苗头品种预测
黄淮冬麦区南片。近几年,国家审定的丰德存麦1号、周麦26、周麦28、百农207以及生产试验中的苗头品种淮麦33(淮麦0882)、漯6073、存麦8号有希望推动黄淮冬麦区南片第10次品种更换,成为黄淮南片的主导品种。
黄淮冬麦区北片。济麦22将在较长时间内是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当家品种,良星66推广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但接班品种仍未看到。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扬麦20、扬麦22、扬麦23、镇麦9号;西南冬麦区川麦104、中麦816;北部冬麦区中麦816有可能得到较大面积推广,成为济麦22的搭配品种,丰富黄淮北片的品种布局。
看趋势
长广适高产型:如济麦22、百农AK58、周麦22、邯6172等。适播期长、播量宽、适应性广,对地力水平不是很敏感,适应粗放栽培管理。
优质高产稳产型:如郑麦9023、济麦20、郑麦366、西农979、扬麦15等,产量水平不低,优质专用。
抗旱节水型:如石家庄8号、石麦15号、烟农21号、洛旱6号等,适应水资源紧缺需求,可以少浇一水或旱地雨水好的情况下能获得高产。
另外,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品种的综合抗性将成为影响品种推广应用非常关键的因素。一个好品种必须抗倒性要过关,在一定产量水平基础上,抗倒性比产量更加重要,提高品种的抗倒春寒、抗倒伏能力和对赤霉病、纹枯病的抗性将是今后黄淮冬麦区品种发展的重点方向。
水稻:后继有“人”接班品种成主导
近20年来,水稻主要品种推广呈现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单个品种的年均推广面积显着下降、常规稻推广区域窄,杂交稻推广区域广、大面积推广品种数量减少、两系杂交水稻快速发展等情况。
亮“家底”
长江上游稻区。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Ⅱ优838——高产稳产广适性品种、冈优22——中迟熟大穗型杂交中籼。
长江中下游稻区。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汕优63——推广时间最长应用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第一代两系杂交稻的代表性品种、金优207——早熟优质杂交晚籼品种、丰两优1号——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新两优6号——早熟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Y两优1号——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天优华占——高产优质广适的杂交稻新品种。
华南稻区。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天优998——优质高产杂交晚籼品种、五优308——高产优质广适型杂交晚稻品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9-26/6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