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在创新求变中引领产业升级


  虽然烟台苹果以鲜食为主,但打造加工链,变零散粗加工为规模化深加工和生态化循环加工的趋势明显。烟台先后引进培育果汁、果酒、果醋、苹果脆片、果胶等深加工企业,产品远销美国、欧盟等市场,同时,构建起了“畜—沼—果—菌”的复合型生态农业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了合作社在提升苹果产业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合作社在加速推广技术、提供综合服务、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多有作为。

  招远市富凯果品专业合作社有2500吨的果品储存库,流转果园和土地2676亩,带动果农1450户,带动果园面积6000亩。合作社投入品统一购买率达80%,果品统一销售率达82%,社员收入高于非社员收入30%,成为全省第一家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强市场分析,正确制定销售策略,是合作社最重要的工作。”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苹果市场起始收购价格较高,部分果农产生了囤货待涨的惜售心理,但市场风险也在逐渐增大。合作社会及时针对购销情况进行指导,通过农超对接、果品推介会等多渠道销售果品,每户可多卖1.2万元。

  “事实上,世界最著名苹果产区的高效益,一方面靠现代化的技术,同时也需要大规模的投入来实现。”烟台市副市长徐少宁说,2014年,烟台市财政安排的现代苹果产业资金又增加了1000万元。同时,中央和省财政也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直接用于苹果产业的财政扶持资金总量达到5300万元。

  记者看到,果品龙头企业已经形成集群化发展,这是烟台苹果产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主要力量。目前,全市苹果产业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3家。到2020年,预计鲜果贮藏和产后加工处理能力均达到400万吨。今年初,烟台出台加快推进苹果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正式提出到2020年,把“烟台苹果”培育成世界品牌,把烟台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现代果业栽培基地和贮藏加工出口基地。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品牌营销体系建设——

  百年品牌引领产业现代化进程

  很多烟台的企业主感叹,现在的苹果市场环境已完全不同。市场渠道和营销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少地方把苹果生产列为省长工程、市长工程,声势浩大,来势之猛,直逼烟台苹果。

  烟台一直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建立健全龙头企业、营销大户、冷库业主、专业合作社、经纪人良性互动的五级销售网络,与500多家大中型超市和专业市场建立长期供货关系。通过烟台苹果产销商联谊会,邀请全国20多家大的果品采购经销商入驻烟台。

  徐少宁认为,现有传统农贸集市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小规模生产的格局与产后储运、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矛盾突出。尽快建立覆盖面广、信息量大、适时快捷的市场供求及相关政策信息交易平台已势在必行。事实上,市场风险的积累也加快推动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苹果营销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烟台苹果 品种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