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期货市场助推新型“粮食银行”


  本报见习记者刘泉江切实发挥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应有功能,是商品期货市场的重要命题。“应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探索期货市场与传统‘粮食银行’业务有效对接的新型‘粮食银行’业务,这是新形势下‘三农’服务的新的必然选择。”在近期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以 下简称“大商所”)联合中粮集团、国投中谷期货公司召开的“期货市场促进‘粮食银行’发展研讨会”上,与期货市场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新型“粮食银行”业务被 来自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涉农企业、金融机构和种粮大户代表所关注,与会代表热烈地讨论着期货为传统“粮食银行”业务开展所带来的新变化与新活力。

  “粮食银行”是服务“三农”的必要探索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等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不过,近年来,国家一些在流通领域采取的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 食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影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还造成了资源、财政等方面的浪费。基于此,探索以“粮食银行”等市场化机制化 解相关问题的新途径成为必要。研讨会上,专家们从“三农”服务和粮食安全角度为“粮食银行”开题。

  研讨会上,与会人士给大家算了一笔目前粮食的收储账。如玉米收储方面,目前国家在东三省和内蒙古四省区以2240元/吨的价格收储玉米,如果收储按7000万吨计,总费用计1568亿元,还要付出公摊费、保管费及利 息200亿元以上的财政代价。而且,收储上来的粮食由于长期存放、新粮变陈粮且霉变率增加造成了粮食资源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之 一;收储上来的粮食没有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流通,造成加工企业缺少加工原料,只能通过拍卖获得高价原料,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推广“粮食银行”业务则能有效 缓解这一状况。

  “粮食银行”是农业企业在提供粮食仓储和收购等传统经营业务的基础上,依托企业信用,以农民存粮为载体,向农民提供延期点价收购、短期融资和存 粮价格保险等一系列保值、增值服务的新型粮食经营模式。开展“粮食银行”不仅能保障企业获得连续经营所需的原料,而且能降低存粮损耗、节约农民存粮成本, 在实现农民增收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国家粮食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从2008年开始试点“粮食银行”,截至去年6月,通过对全国十余个省、两百多家企业开展“粮食银行”业务的不完全统计,该业务已累计经营粮食1200万吨,带动农民增收12亿元。

  期货市场创新“粮食银行”模式

  在看到“粮食银行”带来多赢效应的同时,与会者也同时要看到,目前我国“粮食银行”业务试点方式仍较为简单且存在较大的风险敞口,这成为限制 “粮食银行”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瓶颈,需要包括期货、期权、保险及银行等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支持,形成适应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新型“粮食银行”。

  与会的试点企业代表称,除库存不足、经营监管等因素外,价格波动是“粮食银行”业务开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据介绍,按照目前试点企业做法,如 果农民结算日挂牌价低于送粮日价格,企业按高于送粮日价10元/吨的价格结算,如果市场价格跌幅较大,10元/吨的补贴对于农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而企业 增加补贴会对经营带来较大影响,市场整体价格下行风险仍将使农民面临不测的损失;如果市场价格出现上涨,在对农民有利的同时,却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一 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期货、期权等避险工具的利用就成了与会者关注的焦点。

  由于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避险的独特功能,这使其不仅能为“粮食银行”点价购销提供基准价格支持,稳定企业财务成本,还能通过有针对性的增强 企业交割便利等措施,降低存粮周转成本,提升经营效率。期货市场与“粮食银行”经营发展的紧密联系,也会推动财政以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价格保 险、质押融资等措施帮助农民和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因此,新型“粮食银行”需要由期货市场、保险公司、银行等构成的金融体系保驾护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民增收 玉米 仓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