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新型粮食银行服务三农 需补金融市场短板


  未来,“粮食银行”需要期货、期权、保险及银行等金融市场的支持,形成以期货市场为主导的模式

  ■本报记者 于德良

  吉林省农安县种粮大户张晓军春节后盖新房,手头尚差2万元左右。于是,他到“粮食银行”,“点价”卖出了10吨多玉米,筹集够了盖新房的钱,他的新房顺利开工。

  如今,农民对“粮食银行”、“点价”、“期货价格”等这些新鲜词汇早已不陌生,而是将其融入了其种植、收粮、卖粮乃至期货市场中。所谓“粮食银 行”是一种采取市场化运作,吸收农民手中余粮“储蓄”,“储户”不仅可凭“存折”随时提取、购粮、折现,还有代农加工、品种兑换等功能的新型粮食经营业 态。农户通过“粮食银行”业务将产出的粮食直接交给企业,可选择在一定时期内的任意时间以满意的价格进行结算。

  业内专家表示,新型“粮食银行”业务,帮助农民化解了卖粮难、保管难、运输难、筹资难等瓶颈问题,促进了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未来,还需要包括期货、期权、保险及银行等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支持,形成以期货市场为主导的新型“粮食银行”模式。

  新型“粮食银行”

  不再谷贱伤农

  传统“粮食银行”由试点到推广的5年来,其功能、内涵不断创新,已形成了新型“粮食银行”的模式。

  开展“粮食银行”试点业务的中粮生化能源(榆树)有限公司向记者介绍了其业务的具体做法。农民根据事先签订的协议将粮食送到企业,企业根据期货 和现货价格情况确定每一日的挂牌价,按当日的挂牌价格支付给农民10%的预付款;在今后6个月内,农民可以自由选择结算日;企业根据结算日的挂牌价格结清 剩余粮款,如果结算日挂牌价低于送粮日价格,企业按高于送粮日10元/吨的价格结算。公司自2013年10月开展“粮食银行”试点工作以来,日均卸货 550吨,累计3.33万吨,已涉及了400余农户和农村合作社。结算周期最短9天,最长达150天,通过公司补贴、“点价”卖粮等形式使农民创收50余 万元,户均价差增收超千元,节省各类开支2000余元。经过一年多的试点,企业现金流压力减轻,农民增收有了保障,“粮食银行”形成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良 性互动,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双赢效应。

  黑龙江现在有两家企业试点“粮食银行”,这一改革试点还在做的另一件事是建设交易平台——类似于淘宝网一样的平台,只要出价合适,农民不必管买家的地域分布,想卖给谁就卖给谁,甚至还能卖到国外去。

  开展“粮食银行”不仅能保障企业获得连续经营所需的原料,而且能降低存粮损耗、节约农民存粮成本,在实现农民增收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一位业内人 士为记者算了一笔粮食的收储账,如玉米收储方面,目前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以2240元/吨的价格收储玉米,如果收储按7000万吨计,总费用计 1568亿元,之外还要付出公摊费、保管费及利息200亿元以上的财政代价。而且,收储上来的粮食由于长期存放、新粮变陈粮且霉变率增加造成了粮食资源的 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收储上来的粮食没有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流通,造成加工企业缺少加工原料,只能通过拍卖获得高价原料,形成 了恶性循环,如果推广“粮食银行”业务则能有效缓解这一状况。

  国家粮食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从2008年开始试点“粮食银行”,截至去年6月份,通过对全国十余个省、两百多家企业开展“粮食银行”业务的不完全统计,该业务已累计经营粮食1200万吨,带动农民增收12亿元。

  “粮食银行”业务试点

  存在较大的风险敞口

  目前我国“粮食银行”业务试点方式仍较为简单且存在较大的风险敞口,这成为限制“粮食银行”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瓶颈。

  除库存不足、经营监管等因素外,价格波动是“粮食银行”业务开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据介绍,按照目前试点企业做法,如果农民结算日挂牌价低于 送粮日价格,企业按高于送粮日价10元/吨的价格结算,若市场价格跌幅较大,10元/吨的补贴对于农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企业增加补贴会对其经营带来较大 影响,市场整体价格下行风险仍将使农民面临难以预测的损失;如果市场价格出现上涨,在对农民有利的同时,却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 产经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农民增收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