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规模的家庭经营可以让农民更体面
小规模家庭经营当然也有限性。由于规模小但成本高,农民的收入很低;由于分散生产,农民无力抵御因市场竞争带来的巨大市场风险;生产经营上的彼此摹仿往往造成结构趋同;分散的农户大多处于劣势地位,他们低价卖出农产品又高价买进原材料,利益因此大量流失。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农业变成体面职业。这又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只靠家庭经营,中国农民能够获得一份体面的收入吗?
家庭经营不仅适用于传统农业,也能适应于现代农业。中央也提出“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这说明可以把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到农村去,毕竟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效率相对而言还是太低,抗风险能力相对而言也还是比较差。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也确实可以进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村。良种、化肥、农药、灌溉技术与农户经营规模关系不大,农业机械虽然在小农场上会受到一定限制,但购买适宜的农业机械或者社会化的农业机械服务也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这些领域,我们都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企业化运作或者增加财政投入等方式,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
因此,坚持家庭经营不动摇绝不意味着要固化目前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土地必然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中国的很多地方,种田能手靠种植发家进而带动土地向自己集中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
目前,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已经高出世界均值56. 7%、56. 6%和2. 6%,但仍只是单产前10位国家均值的60%、71%和67%。2011年,全国270个早稻万亩示范片亩产比所在县平均水平高122. 1公斤,95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亩产比所在县平均水平高142. 5 公斤。如果能妥善应对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不利因素,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仍然十分可观。
现在,农业的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也越来越高。上世纪70年代末,农民经营一亩土地需要36个工日,现在只需要六、七个工日,种一亩小麦甚至只需要两个工日。而机械化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农民今后只需做好田间管理就可以保证丰收。
农业生产效率的逐渐提高,意味着其对体力的要求大幅降低。2012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205个村、5165个农户进行的调查显示,伴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转移,农村生产正从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逐渐转向以妇女、老人为主,农业生产者的平均年龄目前已经高达47.3岁,且劳动者的兼业化趋势日渐明显,农业收入不再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就表明,家庭经营和农民增收之间并无根本冲突。建立在适度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的现代农业,不但可以继续满足中国社会对农产品的强劲需求,而且可以让耕种变成一份体面的职业,让农民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果实。如若实现,这将是中国农村发生的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6-13/6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