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应建立更完善的农业生产价格支持体系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价格反映供求关系,但世界市场中的农产品价格却是一个特殊的领域。长期以来,这个价格体系是扭曲的或者是特殊的,经济落后国家粮价低,在经济上抑制生产发展,经济发达国家粮价高,在经济上促进生产发展,导致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不均衡;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粮价不是下降而是总体呈上升趋势。

  从长期来看,建立有效率的价格制度,建立和完善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商品供求关系和经济活动外部性的价格机制,在农业增长中至关重要。

  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化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产品价格运行轨迹,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径大体一致。过去,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价运行。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产品供不应求,而农产品价格也是偏低的或比较低的,价格低于价值,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做出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不断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特别是经过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期的几次大幅提高价格以后,对农业生产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本世纪初,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要变化,出现了阶段性粮食供过于求,农产品收购价格一度连续几年波动,农民种粮收入绝对下降。本世纪以后,随着国家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措施,农产品收购价格开始持续提高。从此,在经历较长时间的低价位运行后,农产品价格逐步进入一个向正常价格回归的新阶段。现在,中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农产品市场供应比较充裕,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水平基本持平,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多数产品价格略高于国际水平,只有少数略低于国际水平。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仍会有所上涨,但不同品种之间会发生分化,价格变化过程也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既有传统因素,也有非传统因素,既有确定性的因素,也有不确定性的因素。

  第一,农产品价格变化与发展阶段、成本变化、城乡统筹状况有关。从历史角度分析,目前中国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比过去价格高,处于较高价位运行,这种特点带有一定必然性,尽管有政策支持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由市场决定的,也是城乡统筹和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要求。

  第二,农产品价格变化与供求变化、资源禀赋和国际市场相关。未来中国国内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存在一定缺口,而国内生产资源禀赋存在不足,特别是国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对国外资源和市场的依赖性将增大,在国际上增加供给需要进行农业投资,会带动整个农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

  第三,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与管理体制和政策选择相关。中国是一个大国,很难进行市场投机或者通过投机获得经济上的好处,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从长计议促进生产稳定发展、建立开放高效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拓展对外合作渠道和建立国家储备,这在保障供应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价格调节的有效性上是受到限制的,必要的投资和储备必然带来成本的增加。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要遵守规则约束,对农产品的贸易政策调整受到限制,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必然通过多种途径传导到国内,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在开放的体制下,供给会增加,风险也会增加,成本会增加,对价格变化具有影响。

  按照经验外推法估算,未来10年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并保持在一定水平上是可能的,初步估计未来价格总体水平仍将上涨5%左右。按照工农和城乡之间就业收入保持基本平衡关系倒推,未来农产品生产价格也应上涨5%—10%以上。

  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制度的变迁和问题

  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农产品价格的管理制度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和两种管理体制。

  第一个阶段是农产品供应短缺时代的市场流通管制、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这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方针,对农产品收购价格逐步提高,对农产品销售价格逐步放开。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以解决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偏低为主要目标,以有计划大幅度提高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为主要手段,采取适当提高副食品销售价格,并给职工以补贴的办法缓解这些产品购销价格不合理的矛盾。此后,国家又以稳定粮棉收购价格为主来控制国家财政补贴的过快增长和促进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放开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为主来更多引进市场机制,深化价格改革,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业生产 总体 油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