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具体化、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文化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本调研课题经过两年的努力,对北京市城乡文化发展现状进行摸底,梳理其经验和成绩,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给出建议。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564份,覆盖北京各区县。基于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随机访谈等方式,笔者认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宏观规划的顶层设计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性问题。
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
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在对所在社区或村庄文化设施的认识上,4.89%的被调查者选择“非常齐全”;48.91%选择“基本齐全”;约有32.2%和14%的被调查者分别选择了“不齐全”和“基本上没有公共文化设施”。在城区,认为文化基础设施“非常齐全”和“基本齐全”的分别为16%和48.8%,但在农村,两项调研数据分别为1.3%和17%,这表明在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城区和农村差距较大,并存在投资主体、投资渠道单一的问题。
在对“经常去的文化、娱乐场所”调查中,选择顺序依次为图书馆(图书室)(50.3%)、大型影剧院(30%)、歌舞厅酒吧(11%)、社区文化站(8.7%),阅读“社区文化站”订阅的报纸的人仅占7.9%。
社区基层文化发展主体模糊
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文化建设活力显着增强、成绩显着,但基层文化建设中仍存在主体模糊的问题,并缺乏顶层设计。
调查显示,在关于“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中,57.4%的被调查者将票投给了村委会或者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或者社区居委会被认为发挥的作用最大,在所在社区或者地区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其次是教育局或者文化局,这些机构的支持者约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3,大约有470人。只有3.7%和8.9%的人认为他们所在地区的文化活动有文化公司或个人组织者的身影。
被调查者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给予了积极评价。有26.3%的人认为大学生村官在文化建设中应该发挥引领作用,有24.8%的人认为应该发挥组织作用,有25.1%的人认为应该发挥参与作用,当然还有23.8%的被调查者并不清楚大学生村官在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用于文化消费的可支配收入较少
被调查者用于文化类消费的可支配收入有66.2%用于学习或工作,有33.8%的份额用于娱乐消费,城区与农村文化类消费之比大约是3.8∶1。
关于“多长时间旅游一次”问题的回答中,选择“一年旅游一次”的人占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33.1%,选择“半年旅游一次”的人占到了被调查者总数的24.3%,选择一个季度旅游一次的仅占11.5%,大约有1/3的被调查者基本上不外出旅游。大约有68.9%的被调查者将旅游作为文化类消费的重要选择。大约有来自农村的50%多的被调查者曾经选择过或者倾向于选择旅游结婚或者外出旅游度蜜月。这表明在文化类消费观念上,城乡居民对旅游的认识渐趋相同。
在关于“每月用于购买书籍和影像制品的消费”调查中,有33.7%的被调查的消费占到了月收入的1%,22.6%的人的消费占到了“月收入的5%及以上”。大约有10.6%的被调查者每月用于文化类消费的支出在“1‰及以下”,更有33.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很少购买”,这也意味着大约有43.7%的被调查者用于文化类消费的可支配收入很少,甚至没有。
文化认知依赖公共文化资源
大约35.7%的被调查者将“上网”作为日常娱乐项目之一,大约46.9%的被调查者利用网络获取资讯信息,而愿意通过电视获取新闻资讯的仅占22.6%。在农村,大约有47.8%的被调查者更愿意去图书馆或者有网络的电子阅览室,而相应数字在城区则为29.1%。有50.3%的被调查者经常去图书馆或者图书室。这一组数据清楚地表明在网络资源相对紧张的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活动更加依赖于图书馆或者图书室等公共文化资源。
在城区,被调查者中有38.7%的人将“看书报、听音乐”作为日常文化娱乐项目,有19.5%的被调查者将“逛公园、去博物馆、听话剧、看电影”作为日常娱乐项目;而在农村,被调查者把票投给了看电视和上网,分别为36.9%和21.3%。城区与农村愿意“自己演奏乐器、组织业余演出小团体、唱卡拉OK”的分别是6.7%和4.7%。大约25.1%的被调查者上网主要是网上购物,有22.7%的人上网主要是“玩游戏”。这表明电视和网络成为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甚至思维习惯有着重要影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5-14/6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