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知识界,大多数人是在主流中随波逐流的,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把大势看清楚。所以,我们一般不介入主流有关热点问题的讨论,因为对我们来说,我们认同的是一种渐进的改良。我们认为中国五千年传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它的发展经验恐怕很难用照搬西方的经验就可以去改变的。所以我们说如果从所谓思潮上来说,整个百年来的乡村建设,具有很深厚的社会文化底蕴,因为和农业结合在一起,相对而言在思想界属于比较保守,我们一般都不认同比较激进的西化的思想。
我们是叫做“负重前行”,不求理解,但求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投身其中。十三四年前,我们复兴乡村运动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自觉自愿、不计代价地参与其中,尽管参与者来来去去,但是这件事情变成了一个成千上万的人自发介入进来的一个事情。所以,我倒是觉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带出一批作为脊梁的人
法治周末:在去年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工作要求,这是否预示着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温铁军:这些说法其实很多年前就在提。中国认同《21世纪议程》(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一项议程,是旨在鼓励发展、同时保护环境、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强调可持续,强调生态化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但同期却是中国资源环境受到冲击的时期,它和我们“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这四个五年计划时间是重合的,即大规模承接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转移。
现在改革最大的阻力是利益集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尽自己所能从身边做起,去做一点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改良,这至少使自己回归为一种普通的人。
法治周末:在您发起的小毛驴市民农园和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有很多的年轻大学生,他们就是您所说的回归成一种普通的人?
温铁军:就是作为一种普通人活着,没有社会上一些所谓“高富帅”的价值观念,就是这么一种社会生存的方式。
我们一直不愿意说我们的组织是NGO(非政府组织)。对我们来讲,这些说法并不是本土的。所以我们十几年做下来,应该算是“三无”。我们没有领导,没有总部,也没有人专门做基金会去筹资之类的。因此我们不可能有内部的控制,也不可能有官僚体制,更不可能把项目经费用于自我消费等这些毛病。
至于你看到的这些年轻人,他们热忱、执着,是因为现在所有体制内的毛病,不能说完全没有,至少不那么显着。当然很多人嘲讽我们,我们也不反驳,大家在不同层次上吧,愿意理解就理解,不愿意理解就不理解。
如果说上一代乡村建设知识分子,他们带出了一批作为脊梁的人,现在我们也会有一大批坚守着脚下这块热土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5-09/6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