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如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是党和国家在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得到长足发展,城镇化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必然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进而影响整个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在“四化”同步中的基础地位,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6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全面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相对滞后的农业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农业生产的外部条件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明显。

  农业产业政策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虽然不断出台农业产业有关条例和文件,但政策扶持相对偏弱,信息导向不足,影响了农业产业从业者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其他产业从业者、社会资本对农业的涉足。

  农业生产机制滞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与以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不相适应,增加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难度。

  农业从业人口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我国当前农业产业从业人口知识结构单一,整体教育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路径

  完善农业产业政策,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框架体系,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将农业基础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健全专项资金管理机制,确保投入产出效益;健全农业生产经营社会保障政策体系,降低农业产业经营风险;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政策扶持体系,在财政、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相适应的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生产科技质量。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强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找准农业科技创新的着力点,通过科技创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产出增效;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储备;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完善农业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标准,切实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升农业生产工业化水平。要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用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把市场、质量、标准化、品牌等现代工业理念贯穿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推动现代工业企业与农业深度结合,建立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集群;积极探索工业、农业、服务业高度融合的现代新型产业发展路径,把农业生产、销售、市场运营、产品消费服务融为一体,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强化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要完善农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合;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提升农业行政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农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平台,构建现代农业科研信息体系;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强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中的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的经营网络化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现代化 农业生产 土地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