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盼望农民培训能与时俱进提档升级


 

  农民是村建设的主力军,培训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更是实现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中央及其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农村许多农民通过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不同渠道的培训,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了增收致富。但随着农村多元化的发展,希望政府的多层级培训也能够根据农村现实的发展需要提档升级,使各种培训能够有的放矢。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业劳动者素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不高,导致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难以推广、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为制约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问题。为此,各级政府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作为惠农政策的一部分,为了使农民培训更加完善,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在此,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是培训方式急需“升级”。“三下乡”、举办培训班、远程教育、手机短信、专家及志愿者服务等,一直是农民培训的主要形式。但仅仅如此恐怕强度广度不够,在时间、空间上还有一定局限,有些培训流于形式,并不能让广大农民获得真正实用的技术。因此,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和网络资源应该开设专门的农民培训频道,全方位为农民量身打造自身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互动性,构建常态化的传播渠道,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热情。

  二是培训内容急需拓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各地农民进城、进社区的越来越多,以往侧重于种植业、养殖业的培训内容显然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因此,在农民培训中应当选择适宜农民“转业”、“就业”的内容进行培训,比如第三产业相关知识技能,让农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能够提高自身发展水平,找到新的致富门路。

  三是培训资源急需整合。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各部门基本上都是侧重于本行业方面的知识培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整体计划与合理安排。因此建议将政府部门的培训资源进行整合,逐步打破部门、地域、行业、单位、学科界限,多方协作,更好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培训 农民群众 农业现代化 技能培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