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五常大米:品牌升级挺起产业脊梁


  五常市在尊重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作用,抓产业基础,抓主体培育,走出品牌整合升级,推动五常稻米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政府发力推动品牌升级

  如果你随便问起一个国内的消费者,你最熟知的大米品牌是什么?十有八九他会说:五常大米。五常大米就有这么大的名气。早春时节,记者慕名来到“五常大米”的种植地黑龙江省五常市一探究竟。

  五常是全国“水稻生产五强县”之一,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总产和种植面积均列全国县级第一。2013年该县水稻种植面积216.8万亩,实现单产757公斤,总产31.9亿斤,五常稻米的收购价逐年上升,比国家最低保护收购价高出七毛二分钱,实现了稻农增收、企业增资,国家增税。五常市商务粮食局领导向记者介绍:“五常稻农种一亩地的收入顶邻县农民种两亩地的收入。”

  安家镇民乐乡是五常大米的核心产区,发源于黑龙江省最高峰凤凰山的拉林河流淌到这里河面变宽,温度提高,所以这里产的水稻是五常地区品质最好的。依托安家粮库的仓储,常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建在这儿。公司总经理孟宪成曾任五常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长期从事农业工作,他说:“五常大米的知名度高,是有综合因素的,同样的品种,种到五常周边地区,就不一样了。”他把五常稻米的发展脉络、特异之处向记者娓娓道来。

  记者来到金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一进公司大厅,就看到墙壁上挂着一块显示屏,上面显示着五常及黑龙江其他一些地区稻米交易平台信息,往里走就是一个稻米文化展厅,沙盘模型上,显示着整个五常市的地形地貌、水系分布等,五常稻米得天独厚的生产环境和稻米文化让人一目了然。

  “五常大米是上天赐给五常的宝贵资源。五常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想把五常稻米产业做大做强,使稻米产业成为五常的主体资源,立市产业。”五常市副市长杜泽春向记者介绍,五常大米品牌经过几十年的市场培育,已经名声在外。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产业,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加工企业过多、经济成分复杂、规模大小不一、品牌意识淡薄、发展思路迥异等。

  面对这些问题,十多年来,五常市在尊重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作用,抓产业基础,抓主体培育,把五常大米品牌整合升级作为推动五常稻米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目前,稻米运输物流、水稻插秧收割、农资生产经销、栽培科技创新等方面均已形成体系和规模,走出了一条以“品牌带产业”的发展之路。2011年五常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优质稻米之乡”,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良种良法打牢根基

  “五常在水稻育种过程中定期与日本的专家进行技术交流,日本专家评价说:世界同纬度地区水稻生产中五常处于领先地位。”说起这个孟宪成很自豪:“稻花香就是五常米业的支撑,是农民收入的支撑,也是打品牌的支撑。”五常种稻米原来有七八十个水稻品种,市里支持育种专家把普通品种向优质品种更新换代,向两三个主打品种集中,如“五优稻1号”和现在主栽的“稻花香2号”(即“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占到水稻种植面积的80%,这些品种都是土生土长的品种,非常符合五常的自然环境。

  五常依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省第二水稻研究所、葵花阳光米业研究所等9家农技推广和科研机构,推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在民乐、营城子、志广、龙凤山乡建设3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提纯复壮稻花香2号,培育水稻新品种,解决水稻品种老化问题。连续几年投资1.25亿元,在民乐、卫国、志广、杜家、龙凤山乡新建14处全国最先进的大型智能化育秧工厂及基地,一次可完成浸种催芽3300吨,可为130万亩水田提供优质芽种。

  五常市农业局局长伊彦臣给记者拿出了一本《“稻花香2号”生产技术标准》,边翻边讲:“这是我们制定的‘稻花香2号’生产规程,从选种、浸种、育苗、插秧,到病防、田管、收割一系列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规定,照着做生产出好稻子绝对没问题。”他介绍,推广水稻种植标准很受农民和企业欢迎,因为这是种子专家、技术专家总结出来的精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大米 品种 种子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