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土地流转的三个紧迫问题 规模多大是适度?


 

  规模多大是适度?流转率在多少属适宜? “非粮化”为啥加剧?

  1999年,20岁刚出头的齐岗从农校毕业,不顾村里人的嘲笑,偷偷借钱在自家地里搭建了一个蔬菜大棚,因为当年“小赚一笔”,第二年家里人不再反对,支持他扩大规模,但因拥有流出土地意愿者较少,经亲戚朋友多方活动,直到2011年年底,共增加土地300亩。

  2012年,28岁的刘大卫决定结束4年的北漂生活回乡“干点正事”,不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他,并非农学科班出身,但在“包工头”父亲的“财政资助”下,当年一次性流转土地2000亩,他计划种养结合,协同发展。

  齐岗和刘大卫都是安徽界首市光武镇人,两人流转土地一路之隔。得益于近年来当地政府的重视,当周边省份及市县仍在零散流转土地时,他们得以成片流转土地已达上千亩。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下旬,界首市土地流转率达到70.2%,远高于安徽同期28.7%的流转水平,也高于江、浙、沪等周边地区的多数市县。

  就全国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不断涌现,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都呈现“双加速”局面,此前,一些苗头性问题的“转正”,也亟须顶层设计跟进。

  规模多大是适度?

  “我还想再要一些地。 ”面对记者和当地干部,刘大卫毫不隐藏年轻人特有的冒险特质。

  “不行。你最好先把这2000亩地种好再说。 ”界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建说。对于这样规劝的原因,王建解释称,今年秋收他突然接到刘大卫电话,收下来的小麦无处晾晒,最后不得不动用“权力”帮其联系附近工业园区和当地粮站晒场才得以解决。“加上老天爷帮忙没下雨,否则你看他现在还能笑得出来? ”王建说。

  为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界首市同全国其他市县一样,政府大力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而流转催生了一批大户和特大户。在界首市的土地流转中,100—500亩连片流转的有713户,流转面积15.7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9%。流转500—1000亩的有36户,流转面积2.4万亩;流转1000亩以上的有10户,流转面积1.7万亩。

  大户们的涌现也带来了新问题。在界首市靳寨乡前郭村,2012年当地几个家庭以每亩800元联合流转500多亩种植小麦,由于管理不善,小麦长势较差,产量偏低,午季赔钱,好在秋季作物丰收,全年得以保本。合肥市庐江县一大户,2年前流转了500亩,今年退回250亩,原因是成本太高,不合算。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但对于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并没有做明确要求。正因如此,“垒大户”、“特大户”频现,为了达到“成片”目的,许多地方更是出现了“整村流转”的现象。

  “多大规模是适度,全国没有统一指标,安徽也没有定量模型。从实际生产看,20亩到300亩之间种植户经济效益往往是最好的。江淮地区家庭种粮规模以50亩适宜,淮北面积可以稍大一些。 ”安徽省农委副巡视员胡桂芳说,农业生产利润主要受气象灾害、市场波动影响,规模经营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有规模不等于有效率,规模经营也并不一定产生规模效益,一味地追求规模很有可能使农业生产的成本超过收益。

  “大户拥有多大规模才算合理,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大户们有增大流转面积的冲动,毕竟是市场化流转,政府只能引导,农民要流转给谁我们不能干涉,但政府需要提醒大户们注意风险。 ”王建告诉记者,他学的是农学,二十多年基层工作经验都与农相关,经验告诉他,大户们可以“冒进”,但政府不能。

  流转率在多少属适宜?

  “70.2%的流转率是不是太高了,对这个问题我们也正在研究,究竟一个地区流转率要达到多少,还需由市情决定。 ”界首市委常委、市长李磊说,土地流转在界首比别的地方更迫切,必须这样做。一是界首市是安徽人口密度最大的县级市,人均不足9分地;二是界首属平原地区,适宜规模化经营;三是因人多地少,界首的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比例达90%以上,当地百姓惜地心理不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林地 耕地 小麦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