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潜力巨大脱毒种薯推广是关键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000多万亩,为世界第一,但平均亩产960公斤,单产水平仅列93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吨左右)。相比玉米、小麦、水稻在气候、水肥条件上的制约条件,马铃薯的增产潜力巨大。而我国马铃薯产业要发展,脱毒马铃薯种薯是关键。
中国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孙慧生介绍,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一直采用传统粗放的自留薯种的
种植方式,因病毒积累传播导致马铃薯代代退化,产量和品质都难以提高。早在60多年前,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用脱毒技术生产马铃薯种薯,产量和品质都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国一方面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品种,用的大多是国外淘汰的老品种;另一方面,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推广利用率不足10%。换言之,我国80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中,有7000多万亩长期处于低产状态,潜在产能被严重浪费,品质也呈逐年退化趋势。
希森马铃薯集团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种薯繁育企业,2001年开始投入马铃薯的育种研究。12年来,已经培育出18个抗旱抗病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其产量和品质均超过洋品种,其中“希森3号”、“希森4号”已经通过国审,并已在山东、黑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大面积种植,在山东省首届“土豆大王”大赛中,经过专家的严格测产,最高产量达到5762.8公斤,亩产普遍达到3~4吨。
马铃薯产业发展呼唤国家政策扶持
种子是农业之母,目前我国进行良种补贴政策,就是为了推广高产抗病的优质品种,以确保农作物的稳产、高产。
希森马铃薯集团董事长梁希森,谈起自己这十几年来的马铃薯育种经历,可谓“痛并快乐着”。他说,资金始终是一个问题。12年来他一共投入了30多亿元进行马铃薯种薯研究,但育种就像是个无底洞,除了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其他国有银行都向农业项目关上了大门。“马铃薯育种虽然风险大、周期长,但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国有银行为什么不支持?”梁希森不解地说。2012年冬天延庆突降80公分暴雪,把170个大棚压垮,正在生长的8000多万粒微型薯全部冻死,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这更让梁希森雪上加霜。
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从农业这个产业特点出发,农业项目能立起来,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支持,国家力量“扶上马,送一程”,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梁希森希望国家能在马铃薯主粮化推广中,对育种、使用良种给予补贴,分担企业进行科研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压力。此外,他希望国家能从马铃薯作为主粮战略的高度,划定育种功能区,“马铃薯育种必须远离黄色的花,因为黄花吸引蚜虫,是马铃薯的天敌。育种功能区的划定有利于降低育种成本,得出的种子质量也纯。”梁希森说。而内蒙古民丰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则希望国家建立适当的生产企业为主体的马铃薯商业储备,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物流设施薄弱环节的投入。
主粮,是在生产和消费中占主要地位的粮食作物,它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马铃薯的主粮之路已经走了很多年,还要再走多久呢?一颗好的种子将是马铃薯产业振兴的希望,而这颗种子已经埋在土里,等待破土的那一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11-13/6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