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玉米价低大豆减产 农民盼启动收储政策


  在减产的同时,今年大豆开秤价却普遍下跌。吕子春告诉记者,当地收购价只有2.23元/斤,低于去年临储收购价的2.3元/斤。

  目前东北地区的油脂企业基本上尚未开始采购新季大豆。某企业负责人计算过若大豆价格超过2.05元/斤,则压榨将处于收支平衡点,毫无利润可言。

  然而在吕子春看来,2.23元/斤的收购价已经低于农民心理预期。他坦言:“今年大豆种植成本在300元/亩,比去年上涨5%,虽然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大豆最低收购价格,但仍然赶不上种粮成本的增加速度。”

  鉴于目前开秤价低于去年,农户盼望国家尽快出台收储政策,保护农民利益。

  价格低迷收储政策有望出台

  对于后期玉米市场走势,中华粮网信息主编焦善伟并不乐观。他分析称,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供应充足。今年东北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继续增加,据预估,今年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产量为7810万吨,增产395万吨,增幅5.3%;预计全年玉米产量达到2.1亿吨,比去年增产1亿吨。再加上2012年国家临储收购的300万吨玉米至今尚未投放市场,因此后期市场供应充足。

  另一方面,下游玉米需求疲软。焦善伟指出,深加工方面,下游白酒行业及化工行业持续萧条,因其产品价格依然偏弱,市场需求无明显提升,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仍然偏低,因此玉米原料库存相对往年处于正常偏高水平,供大于求格局将持续;饲料养殖方面,国庆节后国内生猪价格便呈现偏弱趋势,因消费需求减弱,且屠宰企业收猪积极性下降,所以国内猪价未能获得上涨的动力支撑,虽然接近春节养殖业有望回暖,但上涨幅度不大,对玉米需求拉动作用有限。“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玉米价格承压下行,后期重点在于国家政策走向。”焦善伟猜测,今年国家继续启动临储收购的可能性较大,一旦政策密集出台,将利好东北玉米市场,在临储政策支撑下,玉米价跌幅有限。

  每年10月前后,主产区黑龙江的大豆成熟后,国家收储政策就会启动,而豆农也可以依据收储价格安排大豆交易。

  目前大豆的收割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但大豆今年开秤价格整体不及去年。中储粮对大豆收储政策现持观望态度,相关部委已经上交报告,对大豆收储存在的争议目前正在协调中。

  事实上,收储政策近年来引发多重问题和矛盾,尤其是受到压榨企业的诟病。此前,黑龙江压榨企业就抱怨称,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萎缩,东北油脂企业运营越来越困难,国家收储价格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原料价格水涨船高,而国外进口豆价格低廉,全球油脂库存高企使得豆油价格明显受到抑制。因此在终端产品价格下降而原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打击之下,利润空间明显遭受挤压,东北油脂企业苟延残喘,油厂数量一降再降。

  油厂负责人提到,希望国家能通过政策消减中间贸易环节,使农民可以直接交粮给油厂,一方面保证农户直接收益,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油厂休养生息,脱离目前难以为继的困境。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行业也一直呼吁对中储粮的政策进行改革。事实上,在中储粮成为单一的收储主体之前,国内大豆收储的主体也有九三集团这类大企业,而新的调整可能重新引进这些企业。“政府可能面临的难题是:如果不放开收储主体,国储仓容将陷入紧张;如果放开,又担忧收储企业的监管问题。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中华粮网信息主编焦善伟说。

  此外,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峰表示,今年收储政策将继续实施,收储价格有望稳定市场价格,但由于国际大豆持续走低,将压制国产大豆价格,因此看空后期大豆市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玉米 农民利益 积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