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晚籼稻集中上市 价格或向托市价靠拢


  四是由于下跌时间长,下跌幅度大,当前中晚籼稻价格在三大品种中最低,且与粳稻的价差处在历史中上水平,继续下跌的动力也不足。而中晚籼稻价格长期低于早籼稻价格也是不太合理的,后期应存在补涨机会。

  五是经过连续一年多的价格下跌,很多经营中晚籼稻的企业亏损较多,继续抛售稻谷动能不足。

  下行乏力 走强仍需长期整固

  虽然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等多种利好因素提振下,中晚籼稻下行动力不足,后期有小幅上涨的机会,但当前立即走强的可能性也不大,预计仍需一个较长时期的整固。

  首先,国庆节前虽已有湖北、安徽、四川和河南4省先后启动了中晚籼稻托市收购,但江西、湖南、广西等生产大省还未启动托市收购。主产区尚未全面启动托市收购,托市收购难以形成合力,将影响托市效果。其次,中晚籼稻产量达1亿吨以上,总体数量较大,是早籼稻产量3407万吨的3倍左右,托市收购效果不能像早籼稻那样快速见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而且与早籼稻主要作为储备粮、托市收购价即为市场主流价格不同,中晚籼稻主要以口粮消费为主,米厂是主要的市场收购主体。虽然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陆续启动,湖北、安徽、四川等地的中籼稻价格有所上扬,10月中旬上述地区国有粮库中籼稻收购价基本保持在1.35元/斤的水平,但主流市场的加工及民营企业收购价格仍低于托市价。

  再次,国庆节后,大米需求步入淡季,市场对稻谷的需求将暂时陷入低迷,尤其是米厂因上年以来米价持续走低,亏损较多,元气大伤,在目前市场走势尚不明朗之时,不敢轻易做多,只是采取即购即销的营销方式开展经营活动,导致收购量偏低。据统计,截至9月30日,湖北、安徽等8个中晚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16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50万吨。而在开展了托市收购的省份,收购量则相对要快得多,截至10月12日,安徽全省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68.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8.9万吨,其中托市收购105.4万吨。如果刨去托市收购,很明显,安徽省收购量不但未增,反而减少26.5万吨。由于中晚稻市场庞大,民企的谨慎心态将使托市效果难以做到立竿见影。(粮油市场报)

  新闻链接

  截至10月15日主产区中晚籼稻收购进展

  据统计,截至10月15日,湖北、安徽等11个中晚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65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76万吨。(国家粮食局网站)

  籼稻集中上市 东北粳稻或将先抑后扬

  后期,国内中晚籼稻将进入集中上市期,收购进度将受各地托市预案启动时间、主产省仓容及进口大米影响。预期后期稻谷价格走势相对悲观,开秤价格同比降低,农户和收购主体均较为谨慎,预计东北粳稻价格将呈先抑后扬走势。

  中晚籼稻将进入集中上市期

  10月中旬,产区中籼稻已经收获完毕,晚籼稻也即将进入收获期。随着稻谷上市量增加,主产区中晚籼稻收购进度较前期加快。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截至10月10日,湖北、安徽等11个中晚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50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29万吨,9月30日至10月10期间收购量高达345万吨。

  在部分执行最低收购价省份,收购进展更加迅速。截至10月12日,安徽全省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68.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8.9万吨。

  其中国有粮食企业累计收购118.2万吨,占累计收购总量的70.1%,同比增加67.2万吨;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105.4万吨,占累计收购总量的62.5%。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支撑下,目前预案执行地区粮库收购价保持在1.35元/斤左右。

  后期,中晚籼稻将进入集中上市期,收购进度将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首先,未启动预案地区的政策发布时间。监测显示,未启动地区的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均低于1.35元/斤。因此,启动政策应无悬念,但启动时间的早晚却影响着收购的进度。

  第二,主产省仓容问题。由于今年主产省收购了大量的最低收购价早稻,导致仓容短缺问题凸显。以江西省为例,据统计,江西全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实际可装稻谷总仓容150亿斤。

  前期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粮食74亿斤,目前已经收购早稻71亿斤。虽然近期正进行移库以缓解库容问题,但预计江西省中晚稻收购量在60亿斤以上,仓容偏紧问题突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籼稻 大米 稻谷 晚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