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晚籼稻集中上市 价格或向托市价靠拢


 

  随着四季度到来,中晚籼稻上市量将不断放大,季节性供应压力也将同步增加,短期走势仍将难以乐观,后期回升至托市价附近的可能性较大。

  综合分析,在季节性供应压力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中晚籼稻市场短期仍可能出现反复,但中期或可谨慎乐观。

  江西上饶读者彭胜光:由于中籼稻收购价格偏低,国家在9月18日及时下发了《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然而,进入四季度以来,中晚籼稻上市量将不断放大,季节性供应压力将同步增加,请问后期中晚籼稻市场走势将如何发展?能否如愿上升?

  经历了一年多的持续走低,当前中晚籼稻价格已处于较低位置,新中籼稻上市后,价格明显低于最低收购价,部分主产区因而启动了托市收购。

  随着四季度到来,中晚籼稻上市量将不断放大,季节性供应压力也将同步增加,短期走势仍将难以乐观。但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下,预计中晚籼稻下跌动能不足,底部基本可以确立,后期回升至托市价附近的可能性较大。

  秋粮上市中晚籼稻压力渐增

  秋粮是粮食生产的大头,其产量约占国内粮食产量的七成,对国内粮食市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稻谷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中晚稻产量约占全年稻谷产量的八成多,仅中晚籼稻产量占比就达一半以上。可以说,中晚籼稻对稻谷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如此,只要是正常年景,中晚稻集中上市时期往往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季节性供应压力。

  今年虽然南方中晚籼稻产区在8月份遭受较为严重的干旱,产量预计小幅下降,总量预计与2011年接近。

  但今年的大米进口量则远高于2011年,加上近年连续的丰收使得稻谷库存较高,许多地区本应正常轮出的储备稻谷,也因市场供应充足而不得不延期轮换。因此,从总体上看,今年中晚籼稻集中上市后,国内稻谷的季节性供应压力依旧较大。这也是今年中籼稻上市后收购价偏低的主要原因。

  10月中旬,湖北武汉米厂2013年产普通中籼稻加工厂到厂价为1.23~1.25元/斤(水分15%,出糙率75%);湖南衡阳米厂2013年产优质中籼稻到厂价1.30元/斤(水分14.5%,出米率65%),桃源2013年普通中籼稻到厂价1.20元/斤(水分15%,出米率65%);江西省国有粮企中晚籼稻收购均价为1.312元/斤,同比下降1.8%,个体粮商收购均价1.27元/斤,同比下降5.2%。总体上看,当前中晚籼稻价格仍低于最低收购价。

  淡季来临大米需求或陷低迷

  三季度,因中晚稻生产遭遇天气灾害导致产量可能不及预期,进口大米环比下降和中秋、国庆“双节”大米需求增加等利多消息提振,中晚籼米出现小幅上涨,但这只是大米市场严重超跌的反弹而已,在供应压力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之前,大米市场总体偏弱的走势不会轻易改变。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旺季的结束,大米需求将趋于平淡,经销商的备货积极性可能再度减弱,大米库存也将有所降低。而大米需求的减弱将制约大米生产企业的采购热情,稻米价格也面临再度陷入低迷状态的可能。

  托市启动 中晚籼稻底部确立

  由于中籼稻收购价格偏低,国家在9月18日及时下发了《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执行时间为2013年9月18日至2014年1月31日。虽然四季度中晚籼稻面临较大的季节性供应压力,但随着托市收购的陆续启动,预计后期中晚籼稻下跌动力不足,下跌空间亦不大,底部区间基本可以确立。

  一是政策托底信号开始释放。托市收购预案的迅即启动,表明政府就是稻谷市场的最后守护者。由于当前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在托市收购政策的拉动下,后期中晚籼稻应有小幅上涨的可能。

  二是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3年全国晚稻播种面积为627万公顷,较上年减少8.3万公顷,减幅1.3%;预计晚稻单产为5.582吨/公顷,比上年降低0.3吨/公顷,减幅为5.1%;预计总产为3500万吨,比上年减少237.5万吨,降幅为6.4%。由于中晚籼稻预期减产,市场供应压力可能不及预期。

  三是1~8月我国稻谷和大米进口量为158.8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在进口大米减少的同时,出口却持续增加,1~8月我国稻谷和大米出口量为32.6781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48.3%。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稻谷和大米进口数量大于出口数量,但是进口数量不断减少,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净进口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有助于减轻稻米市场压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籼稻 大米 稻谷 晚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