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晚籼稻集中上市 价格或向托市价靠拢

网友投稿  2013-10-24  互联网

 

  随着四季度到来,中晚籼稻上市量将不断放大,季节性供应压力也将同步增加,短期走势仍将难以乐观,后期回升至托市价附近的可能性较大。

  综合分析,在季节性供应压力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中晚籼稻市场短期仍可能出现反复,但中期或可谨慎乐观。

  江西上饶读者彭胜光:由于中籼稻收购价格偏低,国家在9月18日及时下发了《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然而,进入四季度以来,中晚籼稻上市量将不断放大,季节性供应压力将同步增加,请问后期中晚籼稻市场走势将如何发展?能否如愿上升?

  经历了一年多的持续走低,当前中晚籼稻价格已处于较低位置,新中籼稻上市后,价格明显低于最低收购价,部分主产区因而启动了托市收购。

  随着四季度到来,中晚籼稻上市量将不断放大,季节性供应压力也将同步增加,短期走势仍将难以乐观。但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下,预计中晚籼稻下跌动能不足,底部基本可以确立,后期回升至托市价附近的可能性较大。

  秋粮上市中晚籼稻压力渐增

  秋粮是粮食生产的大头,其产量约占国内粮食产量的七成,对国内粮食市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稻谷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中晚稻产量约占全年稻谷产量的八成多,仅中晚籼稻产量占比就达一半以上。可以说,中晚籼稻对稻谷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如此,只要是正常年景,中晚稻集中上市时期往往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季节性供应压力。

  今年虽然南方中晚籼稻产区在8月份遭受较为严重的干旱,产量预计小幅下降,总量预计与2011年接近。

  但今年的大米进口量则远高于2011年,加上近年连续的丰收使得稻谷库存较高,许多地区本应正常轮出的储备稻谷,也因市场供应充足而不得不延期轮换。因此,从总体上看,今年中晚籼稻集中上市后,国内稻谷的季节性供应压力依旧较大。这也是今年中籼稻上市后收购价偏低的主要原因。

  10月中旬,湖北武汉米厂2013年产普通中籼稻加工厂到厂价为1.23~1.25元/斤(水分15%,出糙率75%);湖南衡阳米厂2013年产优质中籼稻到厂价1.30元/斤(水分14.5%,出米率65%),桃源2013年普通中籼稻到厂价1.20元/斤(水分15%,出米率65%);江西省国有粮企中晚籼稻收购均价为1.312元/斤,同比下降1.8%,个体粮商收购均价1.27元/斤,同比下降5.2%。总体上看,当前中晚籼稻价格仍低于最低收购价。

  淡季来临大米需求或陷低迷

  三季度,因中晚稻生产遭遇天气灾害导致产量可能不及预期,进口大米环比下降和中秋、国庆“双节”大米需求增加等利多消息提振,中晚籼米出现小幅上涨,但这只是大米市场严重超跌的反弹而已,在供应压力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之前,大米市场总体偏弱的走势不会轻易改变。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旺季的结束,大米需求将趋于平淡,经销商的备货积极性可能再度减弱,大米库存也将有所降低。而大米需求的减弱将制约大米生产企业的采购热情,稻米价格也面临再度陷入低迷状态的可能。

  托市启动 中晚籼稻底部确立

  由于中籼稻收购价格偏低,国家在9月18日及时下发了《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执行时间为2013年9月18日至2014年1月31日。虽然四季度中晚籼稻面临较大的季节性供应压力,但随着托市收购的陆续启动,预计后期中晚籼稻下跌动力不足,下跌空间亦不大,底部区间基本可以确立。

  一是政策托底信号开始释放。托市收购预案的迅即启动,表明政府就是稻谷市场的最后守护者。由于当前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在托市收购政策的拉动下,后期中晚籼稻应有小幅上涨的可能。

  二是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3年全国晚稻播种面积为627万公顷,较上年减少8.3万公顷,减幅1.3%;预计晚稻单产为5.582吨/公顷,比上年降低0.3吨/公顷,减幅为5.1%;预计总产为3500万吨,比上年减少237.5万吨,降幅为6.4%。由于中晚籼稻预期减产,市场供应压力可能不及预期。

  三是1~8月我国稻谷和大米进口量为158.8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在进口大米减少的同时,出口却持续增加,1~8月我国稻谷和大米出口量为32.6781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48.3%。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稻谷和大米进口数量大于出口数量,但是进口数量不断减少,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净进口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有助于减轻稻米市场压力。

  四是由于下跌时间长,下跌幅度大,当前中晚籼稻价格在三大品种中最低,且与粳稻的价差处在历史中上水平,继续下跌的动力也不足。而中晚籼稻价格长期低于早籼稻价格也是不太合理的,后期应存在补涨机会。

  五是经过连续一年多的价格下跌,很多经营中晚籼稻的企业亏损较多,继续抛售稻谷动能不足。

  下行乏力 走强仍需长期整固

  虽然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等多种利好因素提振下,中晚籼稻下行动力不足,后期有小幅上涨的机会,但当前立即走强的可能性也不大,预计仍需一个较长时期的整固。

  首先,国庆节前虽已有湖北、安徽、四川和河南4省先后启动了中晚籼稻托市收购,但江西、湖南、广西等生产大省还未启动托市收购。主产区尚未全面启动托市收购,托市收购难以形成合力,将影响托市效果。其次,中晚籼稻产量达1亿吨以上,总体数量较大,是早籼稻产量3407万吨的3倍左右,托市收购效果不能像早籼稻那样快速见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而且与早籼稻主要作为储备粮、托市收购价即为市场主流价格不同,中晚籼稻主要以口粮消费为主,米厂是主要的市场收购主体。虽然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陆续启动,湖北、安徽、四川等地的中籼稻价格有所上扬,10月中旬上述地区国有粮库中籼稻收购价基本保持在1.35元/斤的水平,但主流市场的加工及民营企业收购价格仍低于托市价。

  再次,国庆节后,大米需求步入淡季,市场对稻谷的需求将暂时陷入低迷,尤其是米厂因上年以来米价持续走低,亏损较多,元气大伤,在目前市场走势尚不明朗之时,不敢轻易做多,只是采取即购即销的营销方式开展经营活动,导致收购量偏低。据统计,截至9月30日,湖北、安徽等8个中晚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16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50万吨。而在开展了托市收购的省份,收购量则相对要快得多,截至10月12日,安徽全省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68.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8.9万吨,其中托市收购105.4万吨。如果刨去托市收购,很明显,安徽省收购量不但未增,反而减少26.5万吨。由于中晚稻市场庞大,民企的谨慎心态将使托市效果难以做到立竿见影。(粮油市场报)

  新闻链接

  截至10月15日主产区中晚籼稻收购进展

  据统计,截至10月15日,湖北、安徽等11个中晚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65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76万吨。(国家粮食局网站)

  籼稻集中上市 东北粳稻或将先抑后扬

  后期,国内中晚籼稻将进入集中上市期,收购进度将受各地托市预案启动时间、主产省仓容及进口大米影响。预期后期稻谷价格走势相对悲观,开秤价格同比降低,农户和收购主体均较为谨慎,预计东北粳稻价格将呈先抑后扬走势。

  中晚籼稻将进入集中上市期

  10月中旬,产区中籼稻已经收获完毕,晚籼稻也即将进入收获期。随着稻谷上市量增加,主产区中晚籼稻收购进度较前期加快。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截至10月10日,湖北、安徽等11个中晚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50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29万吨,9月30日至10月10期间收购量高达345万吨。

  在部分执行最低收购价省份,收购进展更加迅速。截至10月12日,安徽全省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68.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8.9万吨。

  其中国有粮食企业累计收购118.2万吨,占累计收购总量的70.1%,同比增加67.2万吨;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105.4万吨,占累计收购总量的62.5%。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支撑下,目前预案执行地区粮库收购价保持在1.35元/斤左右。

  后期,中晚籼稻将进入集中上市期,收购进度将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首先,未启动预案地区的政策发布时间。监测显示,未启动地区的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均低于1.35元/斤。因此,启动政策应无悬念,但启动时间的早晚却影响着收购的进度。

  第二,主产省仓容问题。由于今年主产省收购了大量的最低收购价早稻,导致仓容短缺问题凸显。以江西省为例,据统计,江西全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实际可装稻谷总仓容150亿斤。

  前期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粮食74亿斤,目前已经收购早稻71亿斤。虽然近期正进行移库以缓解库容问题,但预计江西省中晚稻收购量在60亿斤以上,仓容偏紧问题突出。

  第三,进口大米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与早稻不同,传统上中晚籼稻收购主力是加工企业。近两年受进口大米冲击,国内籼米市场长期疲软,加工企业开工动力不足。后期进口大米与国内大米价差、进入国内市场的数量,仍将是籼米市场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

  东北稻谷批量收购尚未开始

  目前,东北地区已经进入稻谷收割高峰期。根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数据,截至10月14日,全国一季稻已收获2.1亿亩,完成77.7%,比去年同期快3.5个百分点。其中,东北地区水稻收获已完成88%,比去年同期快13个百分点,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尾声。预计10月下旬稻谷收割将普遍结束。目前,东北地区稻谷已零星上市。但由于对后期稻谷价格走势相对悲观,以及开秤价格同比降低,农户与收购主体均较为谨慎,预计东北稻谷价格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

  首先,上市量逐渐增加,市场供应压力较大。2012年东北地区粳稻全面增产,在需求增加相对缓慢的背景下,库存数量有所增加。至今东北地区粳稻市场的主旋律仍是去库存化。据了解,2013年黑龙江稻谷播种面积将达6009万亩,同比增加278万亩。虽然东部部分地区受灾,但预计不会影响黑龙江稻谷增产的大局。随着上市量的逐渐增加,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第二,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的可能性较大。2013年初国家即发布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政策,规定今年东北地区粳稻的最低收购价为1.50元/斤。在后续发布的执行预案中规定,东北地区的执行时间从11月15日开始。目前,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的普通稻谷收购价已低于1.50元/斤,启动预案的可能性较大。在政策的支持下,稻谷市场价格将缓慢回升至最低收购价水平附近。

  新米上市量增销区米价稳定

  上周,新季中籼米及东北粳米在销区市场的上市量增加,但目前大米价格总体仍保持稳定。监测显示,北京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为4420~4520元/吨,长粒大米4850元/吨左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为4500~4580元/吨,东北大米4840~490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4150~4250元/吨。杭州市场黑龙江产长粒大米批发价5600元/吨左右,黑龙江产圆粒大米4760元/吨左右,江苏产粳米4400元/吨左右,安徽产粳米4300元/吨左右,安徽产晚籼米3760元/吨左右。福州市场普通江苏粳米批发价4500元/吨,普通东北米5160元/吨左右,普通晚籼米3820元/吨左右。广州市场东北米批发价4680元/吨左右,普通早籼米3720~3860元/吨,普通晚籼米3900~4010元/吨,均保持稳定。

  目前,新季中晚稻陆续上市,新产中籼米以及粳米陆续进入销区市场。

  近期由于进口大米进入国内市场数量有所降低,市场对国内大米的需求较前期略有回升,且新米上市数量总体有限,销区大米市场价格总体保持稳定,局部略有涨跌。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10-24/6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