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2012年中国水稻总产达到2.04亿吨的创纪录水平,同时大米进口达236万吨,也刷新了中国大米进口纪录。中国大米进口量增加引起了国际关注,有些外媒称,这将会使全球米价上涨。更有外媒报道说,这会推高全球粮价,引发国际粮食危机。本报记者在“2013年泰国大米会议”期间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大米进口增加虽受关注,但目前看很难影响全球米价市场。
主要原因――
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
此次大米会议5月26―28日在泰国北部城市清迈召开,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名代表与会。美国贸易出版杂志《大米交易商》总裁兼首席执行长杰里米?茨温格在会议上表示,中国近期对进口大米的需求量增长显著,引起各国重视。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国进口大米同比增3.1倍,越南、泰国占进口量七成以上,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大米来源国。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继尼日利亚之后世界第二大大米进口国。市场分析人士预计,今年中国大米的进口量将会达到300万吨。
与会专家认为,大米的国际市场价格比国内市场价格便宜是中国大米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经济学家莫汉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国内大米供应并不短缺,但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导致大米收购价格呈两位数增长,商家更青睐于价格相对便宜的进口大米。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进一步分析说,从中国国内来看,劳动力、肥料等成本和中国农民的收入增长使得大米生产的成本上升,为保护农民利益,中国国内的收购价格不断提高。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在2012年粮食丰收并取消了大米出口禁令,全球大米供应量充足、价格下行,同时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大米价格较低,都是促使中国加大进口的原因。
进口增加――
占全球交易总量的比例较小
汤之敏表示,虽然面临一定挑战,但未来10年内中国有保障大米自给自足的能力。中国进口大米增加并非因为国内供给不足,更多是一种商业行为。此外,中国为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也进口泰国香米等高端大米调剂品种。而中国的进口量占全球交易量的比重非常小,对全球大米市场的影响有限。
他认为,由于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较低,中国可适量购进大米增加储备,但要加强控制,避免对国内市场产生冲击,影响中国国内的粮食生产。同时,随着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中国老百姓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提高,同时由于出现镉污染等问题,中国会更多进口大米。他建议中国向泰国学习,通过加强测评来保障食品安全。
与会代表认为,中国检测水平提升,消费要求提高,对向中国出口大米的国家来说也是挑战。泰国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奥兰也在此次会议上呼吁,中国人目前非常注重食品安全,因此各国出口商要适应并满足中国的标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进口大米同样会激励中国大米生产商在注重产量的同时,更注重标准。一些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由于中国有严格的粮食进口配额限制,其中大米的进口配额数量为532万吨(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2012年中国大米的进口量为236万吨,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况且,这一数额在全球大米交易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并不会影响全球粮食价格。而中国大米生产商的发展也会使未来中国的某些大米产品扩大出口市场。莫汉蒂认为,中国更多参与国际大米交易有助于国际市场的稳定。
发展趋势――
全球米价起伏仍由市场主导
参加会议的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全球米价呈下降趋势。泰国商务部长汶颂27日在会议上呼吁,东盟需要保证东盟大米出口价格的稳定性和相对一致性。
国际谷物协会(IDC)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5个东盟大米生产国年出口总量均呈增长趋势,目前已经超过20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2/3以上。
泰国泰米出口商公会副秘书长陈镇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与石油资源情况不一样,由于各国大米价格、质量各不相同,因此很难实现国家间“联手”协调价格的机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学家康塞普西翁?卡尔贝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稻米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大米交易是一项国际交易,价格是全球供求平衡的产物,并不受任何国家或组织的直接管理,但会受一些国家政策的影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5-30/60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