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专家预测,2013年――粘虫和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风险较高


  2012年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2013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专家预计,201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重发态势,发生总面积约为55亿亩次,与2012年持平。

  ●偏重至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小麦蚜虫、玉米螟

  ●部分地区偏重发生:粘虫、二点委夜蛾、小麦条锈病

  ●流行风险较高:小麦赤霉病、稻瘟病、玉米大斑病和马铃薯晚疫病

  ●中等发生:飞蝗、草地螟

  【水稻“两迁”害虫】

  稻飞虱在南方大部稻区大发生,发生面积4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西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其他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亿亩次。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2/13年冬季,我国华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南部“两迁”害虫越冬稻区气温接近常年或稍偏高,降水正常或略偏少;境外虫源地中南半岛和泰缅北部降水明显偏多,气温偏高,境内外虫源地总体大气热量和水分条件对“两迁”害虫越冬存活和繁殖比上年有利。预计2013年春季,华南、西南大部地区气温偏高,西南南部降水偏多,将导致“两迁”害虫迁入期提前,华南南部、西南南部、江南稻区局部迁入量偏大。

  目前,我国水稻主栽品种仍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型为主,生长量大、田间郁闭,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生境;同时,水稻栽插期和生育期不一,单季稻、双季稻混栽,桥梁田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发生和辗转为害。

  【粘虫】

  一代粘虫在江淮、黄淮麦区发生程度明显加重;二代粘虫、三代粘虫在东北、华北、黄淮中等以上程度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遇适宜气候条件,部分地区大发生的风险较高。全国累计发生面积可达1亿亩次。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调查,2012年东北、华北三代粘虫大发生,防治后残留种群数量仍然较大,秋季北方多地和南方部分地区监测到明显蛾峰,为2013年的发生积累了较高的虫源基数。去年8月末至9月初,吉林公主岭和长岭、辽宁彰武、内蒙古通辽、河北栾城和北京延庆等地高峰日单灯诱蛾量达300~1448头;8月30日至9月6日,山东北隍城岛出现大量迁飞过境粘虫,日诱蛾量达万头以上;9月6日至23日,上海奉贤出现明显蛾峰,月累计诱蛾量为2185头,是2007~2011年平均值的35倍。2012/13年冬季,华南、西南和江南南部气温偏高,对越冬代粘虫发生较为有利;预计2013年春季,江淮大部降水偏少,对一代粘虫发生有抑制作用,但黄淮北部、西南地区西部降水偏多,有利于当地一代粘虫发生为害。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为粘虫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食源。回顾我国历史上粘虫发生严重的1989年和1998年,翌年发生程度仍然较重,因此,2013年粘虫维持较重发生态势的几率较高,如夏季北方降水偏多,仍会造成粘虫偏重以上发生。

  【玉米螟】

  全国总体为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3.5亿亩次。其中,一代玉米螟在东北北部偏重发生,东北其他大部地区、黄淮海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亿亩;二代玉米螟在东北中南部、华北北部偏重发生,黄淮海、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亿亩;三代玉米螟在黄淮海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000万亩。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调查,2012年玉米螟冬前基数平均百秆活虫数,黑龙江124.9头、内蒙古33.3头,比2011年略偏高;安徽50.1头、湖北34.1头、陕西9.7头,比2011年明显偏高;其他地区一般偏低20%以上。据分析,近几年玉米主产区重视实施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玉米螟重发势头有所遏制,但由于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秸秆还田、密植等耕作措施的大面积推广,不仅有利于种群持续积累,也为害虫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境。预计2013年春季,东北大部、黄淮海、西北地区局部降水偏多,其中东北东部地区降水偏多二至五成,黄淮海气温偏高,有利于以上地区玉米螟的化蛹和羽化。

  【二点委夜蛾】

  在黄淮海总体为中等发生,河北南部、山东中南部等地达偏重程度,发生面积约3000万亩。

  据河北、山东、河南等6省2012年冬前调查,二点委夜蛾越冬基数普遍低于2011年,一般虫量每平方米不足0.2头,种群数量总体有所回落,但河北存在每平方米达9头的高密度区域,且2012年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部分夏玉米区发生区域扩大,因此2013年一旦幼虫发生高峰期与玉米苗期吻合,且遇适宜降水,仍将对夏玉米生产造成一定威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降水 粘虫 品种 总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