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厉以宁:资本下乡如果偏离农业 就要限制


  厉以宁强调,下乡的资本应该主要指农业高科技企业,而这些资本不能偏离农业。如果偏离,就要进行限制。

  12月15日下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宏观调控一定要符合当时的情况,宁肯多用微调,不要大起大落。大起大落的后果难以预料,加上经济政策的滞后性,几个月后政策还未起效,经济状况已发生变化。宁肯微调多一点,预调要及时。

  厉以宁还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区分经济中存在的哪些问题是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哪些是宏观调控能解决的。如果涉及到机制不完善,就需要深化改革、进行顶层设计。

  与见效快但震动太大、后遗症也大的存量调整相比,厉以宁认为,在保持一定的增长率的过程中进行增量调整,虽然收效会慢一些、时间长一些,但是结果比较好,社会会比较稳定,不会出大问题。

  由于当前传统农业收益较低且不稳定,农村青年劳动力多选择外出打工,而留守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员呈现老龄化、低龄化趋势。“明天,谁来种田”的疑虑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隐忧。

  厉以宁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后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是必要的。从事农业的散户始终会有,但毕竟是少数。

  而对于规模化经营的承包地,厉以宁称主要可从三方面来做:一是种植大户或种植能手;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方面是农业高科技企业带资本、带技术下乡,承包土地、转包土地、租赁土地,发展高科技农业。

  不过厉以宁也强调,下乡的资本应该主要指农业高科技企业,而这些资本不能偏离农业。如果偏离,就要进行限制。

  针对普遍关注的明年中央一号文件所聚焦的“三农”问题,厉以宁认为,现今农业改革仍需在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土地确权。“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农民的心才会安定下来,农民的积极性才会提高。”第二,大力扶持农村金融和小城镇金融,帮助农民就业。第三,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未来趋势。第四,一定要做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当天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商业评论》100期纪念活动上厉以宁做了《论中等收入陷阱》的主题演讲,认为,“中国完全可以绕开或跃过中等收入陷阱。那些认为中国跃不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实际上不了解中国,仅是根据一些资料和主观意识,甚至一些愿望来唱衰中国。”

  厉以宁指出,人口红利的消失,只意味着廉价劳动力结束,而技工时代的开始,就是当前新人口红利;无限的资源红利依赖科学技术;新改革措施的施行,也就意味着新改革红利的到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传统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