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科技种粮让合作示范区“农民”旱涝保收


  昔日“金黄玉米堆、火红高粱垛”不见了,留下的只有窗户旁一串串红辣椒。在黑土地摸爬滚打了40年的宗树义如今有了新的身份:工厂库房管理员。

  通过跟当地政府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自家土地“租”给农垦集团后,宗树义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今年,他家纯收入超过4万元,而在土地流转前的2010年,他家纯收入只有7000元。他逢人就说:“党的好政策让农业科技在农村大显身手,确保咱农民旱涝保收。”

  宗树义所在的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下称“前郭县”)是全国商品粮大县。

  2010年11月,前郭县与甘肃农垦集团正式签订合同,共同启动王府站镇的2.2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由甘肃农垦集团对土地实施集约化经营。项目区涉及当地5个村,共1374户4122人。

  前郭县王府站镇党委书记吕景魁说:“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打破原有一家一户的分散耕作、分户经营管理模式,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集约经营,使有限的土地释放出最大能量。”

  “项目区每公顷土地流转价格是9500元,另外还能得到国家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共1910元。”宗树义说,从土地“解放”出来的他,现在当地一家粮食加工企业当库房管理员,年收入2.4万元;妻子在项目区打零工,每年收入超过2000元;养殖收入至少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宗树义的儿子目前在城里打工,从事房屋装修行业,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说到未来的生活,宗树义笑笑说:“儿子打算在城里买房定居,等我和老伴儿不能工作了,就到城里跟儿子一起过。”

  “只见机器不见人,撒手农田赚大钱。”这是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真实写照。

  记者日前在前郭县调研时,示范区秋收已经结束。

  “这些农机具可完成耕、种、收全程工作。在秋收时,除了每台收割机上坐着两名操作人员外,大片的土地见不到农民人工收割的身影。”前郭县农业局农业科科长田敬指着停放在示范区院子里的数十台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说,“这种设备每天可收割450亩,而农民人工收粮,每天仅能收获1亩地。”

  64岁的王府站村农民薛长和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他和儿子的30多亩地同样包给了农垦集团,省下来的时间专心养牛。

  “今年光养牛就能挣10多万元,加上农垦给的包地钱,总共能达到15万元。”老薛说。

  调研中记者发现,项目区内农户比项目外增收4000至5000公斤。

  “今年平均每公顷玉米产量能达到1.4万公斤,整个项目区共计能生产粮食2100万公斤。”甘肃农垦集团项目区总经理万尊新说,“经过两年实践,示范区比全县平均单产高出40%,而且实施膜下滴灌后可节肥50%,节水40%。未来5年,要将示范区扩大到10万至18万亩。”

  吕景魁说:“示范区通过实施‘四化六统一’的经营方式,统一选种、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特别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大垄密植技术,保证粮食高产。”

  万尊新表示,依靠科技集约耕种是解决东北农业发展障碍的重要途径。规模经营比小农经营一家一户更容易规避市场、天气的风险,使黑土地生产能力得到有效释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粮食 玉米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