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近日在《掺望》新闻周刊转文指出,中国应该及早准备应对粮价波动。文章称:从现实来看,尽管存在一些危及世界粮食安全的风险和问题,但与2008年相比,今年爆发全球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
其一,本轮粮价波动以玉米、大豆价格快速上涨为先导,而直接关系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小麦库存比较充裕,大米价格相对稳定,粮价上涨具有阶段性、预期性特征。
其二,本轮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投机对美国农作物减产预期的炒作放大,因此,一旦后期美国旱情缓解、粮食实际减产情况好于预期,则期货炒家将回归理性,炒作持续时间也难以超出农作物生长周期。
当然,最近一段时间,世界粮食形势也面临一些复杂的问题和挑战,需引起高度重视。例如,南美、北美、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等多个产粮区在同一年内均遭受旱灾的情况在历史上就并不多见。此外,如果今年后期出现世界小麦产区旱情恶化趋势,有可能使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发生逆转,将对世界粮食安全带来真正的挑战。
对中国而言,由于近年来小麦、水稻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因而本轮全球粮价上涨,短期内不会对中国粮食供给与市场形成冲击。但是,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11年大豆进口达5264万吨,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0%,对外依存度达80%。而且近两年还在通过国际市场解决国内粮食玉米、小麦等粮食品种结构性需求。因此,必须高度警惕和防范全球粮价上涨以及供需形势变化对中国国内粮食市场乃至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一者,通过大豆、谷物等进口链条,国际粮价上涨将直接传导到国内市场。主要影响包括:一、将通过植物油传导,使今年下半年后期食品价格高企压力增大;二、由于豆粕作为蛋白饲料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若豆粕价格高企,将直接增加下游养殖业成本压力,抑制养殖业回暖;三、大豆进口成本升至历史高位,国内压榨业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二者,抑制中国粮食进口,有可能造成国内大豆、饲料等原料供应不足。今年中国小麦生产总体上虽然获得“九连丰”,但局部地区小麦因病害导致质量下降,且略有减产。为补充国内供给,中国加大了进口规模。但从7月开始,由于国际价格大幅上涨,后期继续进口小麦、玉米的难度将越来越大。从大豆进口看,由于前期国内外大豆差价每吨300元(每进口1吨大豆将亏损300元),甚至出现了所谓“洗船”现象,即部分企业为规避进口亏损风险,减少进口大豆到货,将已装船待运的大豆,直接在国外退货或转卖给其他国家。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随着国内外差价的扩大,或将形成不合理的粮农产品出口需求,进一步加剧国内供需矛盾。
因此,中国必须在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及早做好政策应对准备。
第一,由于全球粮价上涨影响有可能于今年后期传导到国内市场,因此目前应暂停大豆等粮食储备的调控性拍卖,减缓政策性粮食储备释放,为后期调控政策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手段。
第二,要抓住当前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机遇,尽可能避免对农产品采取行政性限价措施,减少农产品价格扭曲,逐步建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接轨机制,引导农产品价格回归市场均衡水平。同时,要抓紧探索建立定向食品补贴制度,对低收入阶层特别是贫困人口,以发放购粮补助金、食品券或定向供应平价粮等方式,缓解粮价上涨的影响,保证贫困人口和低收入阶层对粮食的基本需要。
第三,根据国际粮情变化与中国粮食供需新格局,适时调整粮食产业政策。强化粮食需求管理,坚决控制粮食深加工产业发展,特别要严格控制粮食用于工业酒精、燃料乙醇、涂料等非食物链生产;对高能耗、高污染的粮食深加工产品,全面取消出口退税,征收环境税和出口税,推动粮食深加工产业结构调整。
第四,支持开展共同应对粮价上涨的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行动。重点要避免粮食出口国采取出口限制、囤积居奇,减少乃至停止玉米等粮油资源用于生物能源生产等国际政策协调。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机构开展的援助低收入、贫困国家粮食安全的国际合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10-10/58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