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国内大豆市场后期面临上涨压力


  近日,备受关注的美国世纪干旱,正在国际粮食市场掀起一轮涨价风暴。短短3个月内,国际大豆价格上涨30%,玉米、小麦自低点飙升超50%。减产引发涨价潮,一时间,大豆,成为了中国在本轮粮食涨价潮中首当其冲的短板。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锐减、产业快速萎缩,取而代之的是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大规模介入。

  从市场上看,国内玉米、小麦价格同期涨幅并不明显,然而,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大豆类商品价格近期快速上扬。尽管国内已重启国储大豆拍卖,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缺乏定价权的国内豆市后期仍面临较大上涨压力。为了弄清当前国产大豆产业生存现状,日前,笔者奔赴国内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

  国产大豆连年萎缩

  东北地区历来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其中又以黑龙江省产量最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近年连续大幅下滑,导致当地传统大豆压榨产业急剧萎缩,陷入危局。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向笔者介绍说:“今年黑龙江省国产大豆种植形势比较严峻,预估种植面积在3600万亩左右,同比降幅超过30%。实际上,大豆种植面积近两年下降都非常明显,去年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是5193万亩,对比前年6400万亩已经明显减少。尽管截至目前大豆长势较好,但种植面积减少使得产量再度下滑成为定局,今年省内大豆的预期产量在350万吨~380万吨,较去年的540万吨产量下降近三成。”

  笔者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了解到,原先几乎只种大豆的地区如今已开始大规模种植玉米。据克东县东北王合作社行志明介绍,克东县耕地面积约为160万亩,去年还有85%土地种植大豆,今年大豆面积比重下降到了60%,玉米比重明显上升。“以前这里都种大豆,现在也能看到成片的玉米地了。整个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都有所下降,北部地区农场改种更加明显,北安赵光农场50多万亩地,今年80%都种玉米。”

  国内大豆产业竞争力不强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国产大豆种植面积缩减、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玉米争地与进口大豆冲击。这其中有种植与加工主体的市场化选择,也受到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

  行志明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当地种植大豆亩产270斤~300斤,按当前每斤2.3元市价来算,收入只有600多元;玉米相对则要高出很多,亩产一般都在1000斤以上,好的时候能到1400斤,按市价计算每亩收入在1000元以上。虽然玉米种植成本每亩要高出大豆100多元,但总的来看收益比较明显。农场、农户都是看效益种植,这直接导致近几年大豆种植面积下滑。”进口大豆冲击更是国产大豆产业无法回避的要害问题。自2000年以来,进口大豆开始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国内大豆进口量将达5800万吨,占需求总量82%。

  豆粕价格涨幅最快

  实际上,近两个月来,国内豆类价格已经显著上涨,其中上涨最快的豆粕涨幅已超30%,豆粕飙升带动相关肉禽价格上行,鸡蛋涨势正酣,猪肉价格近日也出现年内首次上涨。消费物价指数(CPI)中食品权重超过30%,相关机构普遍预计8月国内CPI将止跌回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玉米 小麦 豆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