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受灾农民遭遇理赔难 保险公司称虫灾非天灾


  在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中,农业保险是重要的一环,可以保障农民们在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减少损失。今年夏天,一场几十年不遇的虫灾,令吉林部分地区通过耕地流转成为种粮大户的农民们损失惨重。原本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大多购买了保险,然而此时他们却发现,他们早前买过的保险,却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索赔。遇上这样的事情,或许比遇上天灾更让他们绝望。

  没有规范的农业保险市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因为那样的体系,可能累积多年也扛不过一场天灾。

  在吉林农安县华家镇华家桥村,唠嗑的村民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虫灾是不是天灾?

  华家桥村村民贾连城说:“虫灾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而且有的地块打了四次药虫子都没打死,说明虫灾难以抗拒,虫灾是天灾。”

  “但人家保险公司不认啊,他们只认风灾、雨灾、雹灾这些自然灾害,虫灾不算在其中,不是天灾。”村民魏宝军一边说一边掰着手指头数着。

  这场“虫灾是不是天灾”的争论这些天一直在持续,因为这关乎着村民们能否减小自己的灾情损失。

  今年华家桥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安华公司”的农业保险,每垧地缴纳保费60元。如果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绝收,每户农民最多可以获得3000元。贾连城说:“这保险连续买了几年了,但现在我们还没收到过赔偿。”

  眼下,这场几十年不一遇的虫灾让部分玉米地绝收,遭遇“虫劫”的农民突然想到了年初买的农业保险,于是他们向村委反映,询问虫灾能不能理赔。但是,村委的答复让人沮丧:“不能,因为虫灾不是天灾。”

  华家桥村长王树礼向记者证实了这点,他说:虫灾过后农民都在反映这个事,希望能够获得赔偿,村委也向保险公司汇报了情况,“但他们说灾害保险只负责农作物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虫灾可防可治,不在他们的保险范围内。”王树礼也有些疑惑:“虫子打了几遍药,按理说应该也是不可抗拒啊。”但他说,这个问题不是村民反映就能解决,需要政府和保险公司交涉。

  买三年保险不见保险单

  目前,农业保险遍及吉林省60个市(县、区)。《中国保险报》今年6月报道,吉林省2012年农业保险参保农户为20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3.5%;玉米、水稻、大豆(4877,49.00,1.01%)、葵花和花生五大作物参保面积达到280万公顷,占二轮土地承包面积的72%;保费总额达到了83578万元,比上年增加了6182万元,创吉林省农业保险试点以来最高纪录。

  作为农业保险领域的著名公司,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即设在吉林长春,2004年经保监会批准,安华成为继上海安信之后中国第二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吉林省向农村推广农业保险时,各级政府的身影隐现其中。安华保险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保险业务不是农民自己来办理的,而是以村组为单位,办好后交到镇里统一办理保险,如果需要理赔,也是由农民先向村里汇报。

  8月18日,记者在吉林省德惠天台镇华家村采访时,当地村民们和村干部就因为保险问题发生争执。由于农民的玉米地遭受虫灾,农民们要保险单,但是村干部拿不出来。

  村主任乔金友说,钱是统一交给村里的,村里再交到镇上,他手里也没有保险单。村民乔玉贵说,年初村干部挨家挨户推销农业保险,村民们都交了,但是没有保险单,“如果不是遭虫灾,我们还不会想到保险的事。”

  记者问:“连续交三年钱不见保险单,怎么还要交?”乔玉贵说:“买保险说是自愿,但是村干部三天两头地往家里跑,你不交都没办法,但交了钱就什么都不管了。”

  8月20日,乔玉贵和几位村民风尘仆仆地赶到镇里,询问保险单的下落,但得到的答复是:“保险单在电脑里存着,镇领导去长春看农博会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对于村子投的什么保险,村民们大多也搞不清楚,村干部说是人寿保险,但是有村民说是安华保险。

  至今没弄清投保公司

  农安县华家镇华家桥村的村民则有一个普遍说法,他们投的才是“安华保险”,但安华保险的工作人员明确答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安华保险今年在农安没有农业保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连续 估计 榆树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