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尴尬的石家庄样本
农超对接一直被认为是解决“菜贱伤农”、平抑菜价的一剂良方。
“挣不到钱。”6月20日,石家庄藁城市农联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农联合作社”)理事长薛军锁坦言,如今当地部分菜农、蔬菜合作社从中赚不到钱,停止了与超市的合作,农超对接遇冷。
作为河北省重要蔬菜基地、农超对接的试点之一,藁城市这一现象显得有些“另类”。当地一业内人士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担忧,如果一家蔬菜合作社退出超市后,另一家合作社进入,随后再退出,再一家进入……当前农超对接中的一些弊端不及时解决,最终伤害的不仅仅是菜农。
合作社与超市“离婚”
6月20日,藁城市落生村。
藁城市绿生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生合作社)的绿生有机农业示范园内,“北国超市生鲜果蔬基地”的招牌树立在路边,非常显眼。菜农韩振燕的3亩黄瓜大棚就在这一示范园内。
该村及周边是黄瓜种植基地,此时正迎来了蔬菜上市的季节,6月18日,他向北国超市卖了500斤黄瓜。他每次销售的部分黄瓜,都是通过绿生合作社,走农超对接的路子直接向超市供货。然而,在他看来,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与超市打交道。“超市要求太苛刻,不划算。”韩振燕坦言,农超对接中,虽然直接与超市打交道,但他几年下来并没有从“农超对接”中挣到钱,还浪费了更多精力。
绿生合作社理事长李存良在电话中告诉新金融记者,农超对接的路子走得太艰难,他现在只想做好一个菜农本身的事情,把菜种好、经营好。他证实,如今合作社已经停止了与北国超市的合作,最后一次送蔬菜的日期是6月18日。绿生合作社在藁城市最早进行了农超对接,影响力最大,旗下农户种植的黄瓜面积近6000亩,北国超市每天需要的黄瓜总量在3000余公斤,对于种植户庞大的产量来说,这一比例明显失调。韩振燕介绍,通过农超对接实现销售的比例不足2%,剩余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不得不另寻他路。
作为绿生合作社合作对象,北国超市是石家庄本地零售业的龙头企业,双方当初的联姻,可谓“强强合作”,在外界看来,几年下来合作得也是风生水起,引来一片叫好声。
如今,“婚姻”破裂的不仅仅是绿生合作社。
6月21日,贯庄蔬菜交易市场内,挤满了来自各地的蔬菜种植、经营业户,而薛军锁农联合作社理事长薛军锁办公地点就在市场内,却无暇理会,仍在外面奔波,为他经营的其他业务推广市场,直到中午才匆匆赶回。
“我早就把这项业务(农超对接)转出去了。”薛军锁介绍,早在2009年,他所在的农联合作社就开始操作农超对接,并与北国超市、家乐福等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到了今年,农联合作社与超市之间的业务变得断断续续,至今已经连续几个月不再供货,最终他将这一业务转出,专心经营种子等农资。在他看来,农超对接并没有让其获得利润,反而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就在全国各地农超对接形势一片大好时,他尝到的味道则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有着官方背景的藁城市双联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双联合作社)也并不抱乐观态度。理事长石吉皂告诉新金融记者,“没有充足的货源”,目前该合作社也已经停止了与多家超市的对接。据知情人士透露,双连合作社此前曾与北国超市合作,但由于超市负责该项目的人员频换等因素,双连合作社无力应对,后来双方也就断了合作。
“现在是(蔬菜)合作社不积极,超市不热情。”薛军锁说,如果菜农、蔬菜合作社从中赚不到钱,当地将有更多蔬菜合作社退出农超对接。
蔬菜合作社不积极
“一斤(黄瓜)也就高出5分钱。”韩振燕掰着手指头,仔细一算,收购价格0.27元/斤,加上运费、工钱等,前几天的生意挣不到几个钱,一年下来同样如此。让他更为着急的是,卖菜的款项本来5天或一周结一次,但距离现在已经十多天了,上次的菜款还没有拿到手。
但农超对接的路子并不是其销售的主渠道,更多的是通过当地的蔬菜交易市场销售,现金交易,简单、方便、踏实。
相对于韩振燕,薛军锁更多的抱怨是,双方不签收购合同,程序繁琐,超市报价一天一个价,甚至“今天要菜,第二天不要”,让蔬菜合作社措手不及,不仅如此,收购蔬菜的数量缺乏规律性,根据其自身需求而定,造成今天量多卖不了、量少不够销的窘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06-27/57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