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新思考


  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耕地是发展粮食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要稳定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守住耕地面积18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6亿亩这两条“红线”,同时,还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力争实现高产优质粮食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我国已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的历史新阶段。在未来粮食生产成本提高、耕地面积有限、劳动力持续转移的情况下,粮食增产更需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发展道路。要把发展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的优先位置,增加科研投入,要把培育超高产优质新品种及关键技术的攻关放到重要位置,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节本、增效实用技术。要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在优势产业带建立相应的育种和技术创新中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抓好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要大力加强粮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科技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供应和储存的重要主体,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承担着核心作用。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发挥产粮大省、产粮大市、产粮大县的突出作用,把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规划落实好。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优先安排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生产大县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规模和范围。

  (三)要切实提高全社会的节粮意识,努力降低粮食产后损失。据测算,全国每年农户储粮造成的粮食损失数量约300亿~450亿斤,折合经济损失400亿元左右。如果把农户储粮损失降低一半,就相当于营造近三千多万亩的“无形粮田”。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农村储粮工作,把粮食产后管理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件大事来对待,加强对农村储粮工作的宣传指导,使广大农户从思想和行动上切实重视粮食产后管理。粮食部门要做农村储粮管理和技术支援的主力军,加强农户储粮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改善和更户安全储粮装备。

  (四)要积极利用政策和保险及金融的调控手段,充分调动粮农生产积极性。在关注粮食增产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种粮效益,尤其重点考虑粮食主产区的粮农利益,要通过政策、金融和保险等各种措施使得粮农的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要不断完善对粮农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政策,并通过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粮食的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强化对粮食主产区的信贷支持,增加对粮农的信贷,放宽担保条件和贷款期限;建立和完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连续 土地 气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