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棉农羡慕粮农 棉花之乡不再赚钱的经济作物


3月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2年度棉花收储预案》(2012年9月-2013年8月),标准级皮棉国家收储价格为20400元/吨,比上年度每吨提高600元。在新一年种棉季节到来之际,提高收储价“托市”的意味颇浓。而在距北京千里之外的德州夏津,棉田里却很难感受多少暖意。对棉农而言,皮棉每吨提高600元,相当于籽棉每吨提高220元,这无疑是杯水车薪。与两年前相比,夏津的棉花种植面积减幅超过一成。

棉农羡慕粮农

“东里镇、郑保屯镇水利条件好,农民早就弃棉种粮了。”3月9日,在夏津县银城街道办事处王里庄村,村民孙维龙告诉记者,如果能够改善村里的水利条件,他也会选择种粮,而不是费力不赚钱的棉花。

采访中,孙维龙的话里充满了对东里镇、郑保屯镇的羡慕之情。这两个镇是夏津县水利条件最好的镇,东里镇有马颊河穿镇而过,郑保屯镇毗邻京杭大运河,均能利用河水灌溉,现在多数耕地里的小麦正沉静地等待着春来返青。

而孙维龙所在的村庄,和夏津的大多数农村一样,只能依靠井水浇灌。因为井水水质差,水量小,再加上处在黄河故道,多是沙土地,不适宜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而孙维龙向记者列举的这些“种粮”的劣势,恰恰都是当地“种棉”的优势。

夏津县农业局植保站站长于佃平告诉记者,夏津的土质、温度、光照都非常适宜种棉,是冀鲁豫棉区的核心产区。全县共83万亩耕地中,历史最高植棉面积曾达到65万亩,占四分之三以上。辉煌时,夏津曾取得人均贡献皮棉量全国第一、人均产棉量全国第二的好成绩,并博得了“银夏津”美名。孙维龙所在的银城街道办事处,也由此得名。

但就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适宜、又有着优良植棉习惯的棉花主产区,棉农们的心思却已不在棉花上。

“现在不能说到了悬崖边,但也有大幅滑坡的危险。”谈起当前夏津棉花生产的情况,作为棉花种植专家、与棉花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于佃平告诉记者,2009年之前,夏津的棉花种植面积尚保持在60万亩以上,最高65万亩,但从2010年开始,种植面积开始迅速下滑,到2011年就仅剩54.48万亩。

“我们预计今年的种植面积为53-54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 于佃平解释称,此前棉花种植面积大,并非棉农自愿种棉,很大程度上是限于当地的土壤、水利条件不适合种粮。而整个德州,除夏津县因黄河故道适宜种棉花、棉田面积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他县(市、区)均大幅下滑。

生产方式出了问题

孙维龙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全村3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人均占有土地1亩多点。没有河水,每家每户就自掏腰包在自家棉田里打一口直径30厘米的浅井浇灌;抽水泵没有电源,家家户户就自己从村里的变压器上拉电线,近的百十米,远的几百米不等。因为井小水浅、抽水泵马力不足,干旱季节,一天一夜也浇不了一亩地,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打自己的井,浇自己的地。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效率低,成本还高。仅每口井的打井费用就需要近2000元。

与美国、印度等地农庄式的大规模种植相比,王里庄村的棉农仍然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初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状态。

“2个人种10亩棉是种,种100亩也是种,劳动力成本、农机具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效益却相差很远。”夏津德鑫棉业公司总经理田九栋告诉记者,在地广人稀的新疆棉区,早已经实现了大规模连片种植,人均效益也远高于夏津。对人口密度大的东部地区,土地承包到户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于佃平也告诉记者,由于种棉效益远低于外出打工,目前在夏津已经出现部分棉农将土地租赁出去,收取租金的同时外出打工挣钱。每亩土地的年租金从四五百元到千元不等。一般情况下,农业产业化企业租赁的土地价格较高。如当地的棉种龙头企业鑫秋种业,正以850-900元不等的价格租地育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租出去的土地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棉田仍停留在一家一户的耕作状态。而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三口之家越来越多,棉田被分割的越来越分散。

不再赚钱的经济作物

记者在夏津采访中发现,农民之所以弃棉种粮,与棉花种植效益下滑有直接关系。尽管是经济作物,但棉花的种植效益已经低于种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皮棉 耕地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