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张桃林:需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流及体系建设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小康》杂志记者 范颖华 两会报道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就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等今年两会上三农热点问题接受了《小康》杂志专访。

  在接受采访中,张桃林委员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管长远的政策措施。文件强化了农业科技的战 略位置,突出了农业科技的公益性特征,指明了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必将对我国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以及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还不强。”张桃林委员在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基础上,他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不确定的挑战更加严峻,依靠农业科技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需求更加紧 迫。

  “可以说,农业形势的好坏,农民收入的高低,农村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和水平,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张桃林委员强调。

  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

  张桃林委员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切实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实现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要适应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进展新趋势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 署农业前沿及高新技术和农业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防灾减灾、稳 粮增产等重大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具体来说,要做好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三个调整”。一是由侧重生物技术研究向注重生物、农机及工程、材料、信息技术研究相结合、相融合的调 整。二是由注重提高土地产出率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并重的调整。三是由注重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向农业生产与农业多 功能、多层次发展技术相统筹的调整。

  二要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方式的转变。要积极适应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及方式的新变化,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技术源头供 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加快构建“一体多元”、“一性三化”的农技推广与服务新体系,即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 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多元化推广体系,体现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和专业化、社会 化、市场化,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张桃林委员介绍,通过几年的实践表明,改革试点以后,上述体系明显发挥 了巨大作用。

  三要实现农业科技体制与管理机制的创新。要在遵循一般科技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农业科技的产业特征和国情特色,探索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的科技管理和制度创新之路。

  首先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着力解决我国农业科技“有体无系”的突出问题。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和载体,实行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 区域的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协同攻关的科技组织模式,按照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科研的上中下游,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确保农业科技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能够得 到有效支持,努力把科技力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相结合。

  其次是要深化和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按照中央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通过剥离,尤其是对基础和公共性研究与经营性科技开发活动的分离,整合、转制、转型等方式,分类指导、分别改革,创新机制、完善配套,加快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运行制度。

  再次是要完善科技立项机制。强化农业科技立项的产业需求导向,建立以需求定项目、以应用定项目的农业科技立项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 “两张皮”问题。实行相对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在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对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研究等周期长的科研领域给予连续稳定支持。 四是要创新科技评价奖励机制。对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实施分类考核、分类评价、科学奖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生产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