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担心旱情影响美国玉米等农作物收成,以及泰国以高于市价收购大米等,国际金融机构大举做多玉米、大豆等11种农产品期货价格,8月30日国内农业题材股集体走高。
市场担忧,鉴于亚洲大米消费量占全球的87%,泰国政府以每吨约502美元价格高价收购稻谷将加重亚洲地区通胀压力。粮食风险目前已在非洲索马里等地引发令人惊悚的饥荒,370余万人面临生存危机。
坦率地说,尽管7月份世行粮价指数同比上升33%,但小麦和大米等人类主食的价格涨幅并不大。如过去12个月小麦价格同比上涨8.55%,最新数据为每蒲式耳788美元,显著低于2008年每蒲式耳小麦超过1000美元的水平,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糙米市价每吨约480美元,即便如彭博最新调查所示至年底上涨至每吨750美元,涨幅也相对有限。
相反引发全球粮价指数快速上扬的主要是诸如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如大豆过去12个月同比上涨36.35%,但也未突破2008年水平;玉米过去12个月期货合约同比上涨79.52%,已突破2008年之水平。当然,若考虑到以美元为首的全球纸币的竞相贬值效应,当前全球粮价的涨幅并不显眼,如小麦期货合约剔除美元指数下降因素,其价格甚至低于12个月前。
当前国际粮价变动是受气候等短期冲击因素的正常反应,并没有出现令人担忧的粮食供给冲击,即只要全球各国能维系农产品贸易自由,避免粮食贸易进出口管制导致局部粮食供给冲击,粮食危机确可避免。而且用生物燃料跟人争夺“口粮”来质疑当前粮价异动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当前全球小麦和大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足以满足全球食粮需求。
饥荒一般根源于旱涝灾害发生后政府限制粮食自由交易,具体到是次非洲饥荒,尽管旱灾确是发生饥荒的导火索,但真正致使干旱裂变为人间地狱的饥荒则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的内乱、政府低效甚至官员腐败等问题。如之所以青年党武装控制的索马里南部地区是饥荒重灾区,一方面是青年党反政府武装禁止国际救援组织进入南部从事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并对国际援助资金截留;另一方面反政府武装为筹集军费而强行征收当地居民手中的应急口粮等降低了当地居民抗击旱灾能力。典型的例证是1984~85年埃塞俄比亚饥荒,用于重灾区的95%之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资金被当地武装扣留后购买武器。
与此同时,饥荒凸显出了当地粮食的稀缺性,市场开始抢购粮食,政府为避免粮食抢购而强化粮食交易管制导致居民即便有钱也买不到用于活命的粮食;而且即便饥荒国家获得国际社会大量的人道主义救助,但当地政府的粮食交易管制政策使国际救助资金无法切实有效地转变成当地居民的粮食购买力,加剧饥荒。这方面尤以1974年孟加拉饥荒最为典型。
由此可见,全球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已显著高于粮食消费需求,威胁其粮食安全的最大隐患是粮食交易管制和粮食贸易壁垒。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8-31/5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