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一个跨越世纪、跨越国度的庞大社会工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就已达到70%~80%,综观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主要有三种典型模式:
自由放任式城市化道路。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即实现城市化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当“城市病”日趋严重之后,人口又开始自愿地向社区和小城镇分散。
先放后调式城市化道路。这种城市化模式首先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人们向城市转移,但当人口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出现过度集中的状况时,政府开始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疏散人口,以极快的速度开发小城镇。这种模式主要以日本为代表。
市场引导与政府并重的城市化道路。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人口向城市集中还未发生明显的“城市病”之前,政府便开始干预,通过颁布法令、制定优惠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人们向不同等级的城市和小城镇定居。这种模式主要以德国为代表。
今天,在西安临潼正在践行着一种崭新的模式——“绿色城乡统筹”,以旅游产业为依托,以“人文、生态、低碳、休闲”为理念,将城市化进程与构建宜居生态家园的探索相融合,兼顾民生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或许,在多年以后我们可以称之为“临潼模式”。
作为一个探索者,我们深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去摸索、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最初的构想。还好,我们不怕困难和挫折,因为我们有满满的激情和一腔热血,我们享受在路上的过程,我们也渴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农业部部长办公室刘水长副主任。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并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基础性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党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制定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之举,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
统筹城乡发展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的战略思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村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仍未改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科学总结。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和服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直接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这一时期,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的重要时期之一。统筹城乡发展,也是对这一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科学总结。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三农”政策演变的基本方向。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通过30年来的调整、完善,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业支持体系,农业政策的核心从构建基本经营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演变为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之后,党中央及时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战略,指出了未来一个时期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将是我国农业政策演变的基本方向。
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符合国情实际,深受农民欢迎,是科学的、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因地制宜,牢牢把握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几个重点。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8-19/5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