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流通与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安玉发表示,从投入产出的效益来讲,农业本身属于弱势产业,但都市农业较之传统农业收益能力更强,而且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市环境,能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
因地制宜方能发挥大效用
国内一些大城市诸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上世纪90年代以后已开始将都市农业的发展纳入到城市规划中。上海市明确提出要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现代化都市农业,并列入“九五”至2010年上海市发展规划中。而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十二五”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第一条即为“服务都市农业”,并将京郊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以建设都市型的现代农业为发展目标。
如今,推动都市农业已被国内不少地方列为城市的发展重点,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比如浙江义乌市出台了《2011年都市农业发展资金扶持项目立项指南》,河北石家庄市的栾城县公布了《关于2010年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优惠政策》。
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多地正在加快推进的各类“都市农业”项目已引发嗅觉敏锐的创投关注。前述上海的一亩田虽然尚未实现盈利,但因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获得多家风投的青睐,并将于近期完成首轮融资。
尽管前景诱人,但都市农业只有因地制宜,方能发挥最大效用。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方卫曾表示,都市农业既服务于城市,又依托于城市,想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来开拓农业产业,要充分利用都市的经济、技术和市场优势,为都市农业的经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这一点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即可看出。上世纪末伴随着日本的经济腾飞和城市化推进,农用土地被大量蚕食,为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日本东京都在都市圈内保留了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并采取立法加以保护,最终建成了具有镶嵌式“绿岛农业”和高科技农业为两大特色的日本都市农业。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表示,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在城市可鼓励以农场为主的发展模式,在农村则可以实现合作社组织形式。另外,还应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特点定位于不同群体,发展不同形式的都市农业,把供给与需求充分结合起来。
当然,对于仍属弱势产业的农业经营,制度保障同样重要。周思然认为,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补贴金额、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推广,提高都市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案例一
在单个农场会员人数饱和、难以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追求规模效应往往成为一些面向城市居民农场的策略选择。
小毛驴农园:“盘活”农村经济
7月中旬,一个晴朗的下午,在北京西郊自然风景区凤凰岭脚下的苏家坨镇后沙涧村传来了齐声诵读《诗经》的朗朗书声。读书声并非来自该村的某所学校,而是小毛驴市民农园(以下称小毛驴)的田间地头茶棚。
这是一场田园读经会,参与者中不仅有从事诵经教育的师生,还吸引了小毛驴的“劳动份额成员”加入,俨然一幅传统的“耕读”画面:农事之余,经卷在手。
“膨大剂本来是一个区域性的偶然事件,后来却变成了全国性的西瓜产业事件,这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是很致命的。农业产业化只是在销售这一个环节上产业化,但并没有人与农民风险共担,出了问题都是农民在买单。”小毛驴创始人之一黄志友一边与一名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会员打招呼,一边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社区支持农业)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相互养育的一种关系。”黄志友表示,农民的特长是种地,市民的需求是健康的食品,优势是有资金,大家分工不同,你种我吃,二者通过CSA的模式来对接,比较容易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
经营模式:100%依赖会员
小毛驴的诞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是三要素齐聚的结果。
硬币的一面,在北京市提出要打造大都市农业园的背景下,海淀区政府欲探索农业扶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有一个团队已在农村探索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多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8-13/5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