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从中等到发达:农村的贡献是关键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总是在问题当中前进。在前进当中出现新的问题,再解决问题,再前进。从过去三十年的经验或者是从建党九十年的历史经验来看,我相信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一定可以克服各种新的和旧的问题,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实现每年8%左右的增长,到2030年的时候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如果这样的话,对农业发展会有不少意义。我在这里谈两点。第一,对农产品的需求,包括量的需求和质的需求都会增加。量的需求会增加是因为收入增长,即使口粮减少,肉食品、副食品的需求也要增加,所以对农产品的总体需求是要继续增加的。不仅是收入增长源头还在增加,现在13亿人口,到2030年至少是14亿,也可能达到15亿,量的需求会增加,更重要的质的需求会增加。这个质包括品种、安全和质量等等。

  在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要素非常重要,但是土地即使能够最大努力,顶多也就是保持18亿亩。同时,劳动力的投入必然会减少,目前我们在第一产业上的就业占整个劳动力总数的38%,我估计到2030年作为一个高收入国家,在第一产业上面的劳动力投入顶多在15%左右。在需求的量和质增加的状况之下,土地投入不能增加,可能减少,而劳动力的投入是必然减少,怎么克服这个矛盾,我想是今后的一个大问题。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在改革开放以后不断扩大,现在城市的人均收入和农村的可支配收入相比已经达到了3.1:1,这在全世界是非常高的。除了人均收入之外,还有医疗教育卫生社保等等。从收入来讲,如果到2030年人均收入达到1.5万美元,要想缩小城乡差距的话,就必须保证农民每个月的工资达到2500美元,这才能保证收入差距不扩大。怎么达到这样一个政策目标?我想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政府的财政税收增加非常多,可以用来支持农村农业农民的投入资源会大量增加,但是中国是一个大国,完全依靠保护和补贴很难。怎么样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基本的粮食,包括水稻和小麦的自给自足的前提之下,怎样提高农民收入,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农村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中率先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支撑了中国过去这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迎接未来二十年中国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变成一个发达国家的机遇对农村来讲,我相信也会在过去所讲的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的这样一个大的格局之下,为中国进一步腾飞作出贡献。

  陈晓华:

  亟需尽快打破农产品流通瓶颈

  ○现在流通的成本要占到总成本的70%左右,产地的价格和超市的价格相差数倍。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复杂的内外经济环境的挑战,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从总结经验的角度来讲,有一点很值得关注和重视,就是今年上半年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变化较大,原因就是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

  中央最近明确提出推动农业的发展要建立三大体系。第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第二,要建立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三,建立农产品的市场体系。第三项任务到目前还没有完全破题。这个问题恰恰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几方面入手: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的物流业

  “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业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又专门研究了物流业的发展问题。在大流通格局下,没有物流系统的支撑,发展是很困难的,要导致大量的损耗。现在流通环节非常多,现在流通的成本要占到总成本的70%左右,产地的价格和超市的价格相差数倍,每个环节都必须分享它的利益。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局部地方生产、全国性消费、季节性消费、全年性消费的特点,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

  第二,加快农产品冷链设施的建设。现在的鲜活农产品易腐烂、难储存。在区域化布局深入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销售半径不断拉长的状况下,需要把农产品物流业的重点放在加快冷链系统的建设上,以降低损耗,提升品质,特别是对农产品的供应档期进行调节。

  第三,努力降低流通的成本。“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积极发展农产品的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一方面要创新物流的方式,发展农产品的现代物流业,扩大订单农业,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等一些新型的农产品的流通方式,另一方面也要优化政策环境,长期实行绿色通道的政策,包括对批发市场的税收的优惠和减免政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粮食 营销 总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