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国际粮价高涨粮食安全面临考验


  国际粮价高涨粮食安全面临考验

  专家指出,粮食危机从来不是因粮食数量问题,关键是粮食流通和收入分配

  国际粮食价格逼近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高位,引发全球市场的普遍担忧。由于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高涨的国际粮价也“拷问”着中国粮食安全。

  有关专家指出,粮食危机的发生从来不是因为粮食的绝对数量出了问题,而是粮食流通和收入分配出了问题。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应该发挥市场调节的主导作用,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粮食生产流通的参与者以有效的方式生产出粮食并分配到消费者手中。

  波动

  粮价上涨引发担忧

  中国农业部21日发布的2011年第7周主要农产品国际价格周报显示,2月14日至18日,泰国100%B级大米曼谷离岸价(国际基准米价)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分别为连续第2周和第3 周上涨;与上年同期相比,大米价格低4%,玉米价格高94%。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价格在连续4周上涨后出现下跌,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仍高出71%。

  全球粮价高涨让粮食问题受到热议。刚刚结束的G 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将“粮食安全”纳入议题,各国同意就抑制大宗商品价格过度波动问题加强协调,特别是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投资,切实保证粮食安全。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世界银行粮食价格指数上升了15%,只比2008年的历史高位低3%,其中小麦价格翻了一倍,玉米价格上涨73%。

  据了解,全球粮食产量增幅近几年一直低于消费量的增长,目前全球粮食储备仅相当于2000年7成多。尤其是玉米的库存消费比(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不断下降,到2010/2011年度已降至6.8%,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线。

  回顾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生物燃料对粮食的旺盛需求成为推涨粮价的重要因素。

  2007/2008年度,全球用于生产乙醇的小麦和粗粮达到9500万吨,2008/2009年度进一步增加到1.04亿吨,占当时世界谷物总利用量的4 .6%。美国农业部9日发布的供需报告将玉米库存预估下调了9%,因为制造乙醇的玉米用量创新高。

  国际粮食市场供求趋紧,一些国家开始加大粮食进口和储备。据了解,北非和中东地区近几个月来加快了小麦进口,其中埃及2月初追加4.76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资助小麦进口;因霜降天气造成玉米大面积受损的墨西哥,可能提高玉米进口量以补充国内供应缺口;韩国考虑建立谷物战略储备,并计划购买玉米等主要粮食。

  中华粮网信息主编焦善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2010年以来全球自然灾害较多,特别是包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在内的粮食主产国灾害严重,对粮食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刺激韩国、日本这样的粮食进口国补充库存。如果主产国的粮食生产到了关键时期,市场还预计粮食减产,就会刺激国际粮价进一步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0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指出,世界上食物不足的数量仍处于不尽如人意的高位,接近十亿人大关。粮价上涨如果持续下去,将会给进一步减少饥饿带来更多障碍。

  考验

  粮食安全须防流通出问题

  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中,中国粮食市场相对保持平稳。随着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一轮国际粮价的上涨过程中,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更大考验。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小麦、玉米、稻谷进口量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另据美国农业部日前发布的信息,2010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进口美国农产品最多的国家,进口额达到175亿美元,占美国去年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5.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国际粮食市场很“浅”,价格忽高忽低,一旦因为气候等问题出现炒作,很容易出现轩然大波,这就要求中国粮食自给率必须保证在95%以上。

  虽然粮食进口量有所增加,但我国小麦、玉米、稻谷产需基本平衡,进口量不足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安全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粮食危机的发生从来不是因为粮食的绝对数量出了问题,而是粮食流通和收入分配出了问题。如果因为气候的不确定性而发生大规模的囤粮,这就是粮食流通出了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玉米 市场调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