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城市“菜篮子”调查 少了本地菜价格上涨难遏止


  蔬菜价格的波动联系着千家万户的餐桌。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蔬菜价格出现了下降,但节前连续几周的上涨,再次显示了菜价高位运行的态势。《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陕西、四川、北京等地调查发现,生产成本高、流通成本高、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低,使菜价上涨的趋势明显,调控菜价还需多管齐下。

  城市建设挤占了大量近郊菜地

  在北京,十多年前三环路内外到处是菜田,朝阳、海淀、丰台曾是北京主要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多亩,而今,这3个区的蔬菜面积已锐减到不足3万亩,产量占全市自产蔬菜量的比重,已由原来的“半壁江山”降到不足5%。

  “我家里4口人,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买一个星期的菜,100元就够了。而现在差不多得130元。”在西安市中心的光辉巷菜市场,附近居民刘建琴说,“菠菜、油麦菜、蒜薹、蘑菇,一年前每斤5元左右,现在差不多都6元了,土豆、萝卜、白菜价也涨了不少。真担心今年菜价再涨这么快!”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全国36个大中城市蔬菜价格连续六周环比上涨,其中1月24日至30 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较前一周上涨6.1%。到春节黄金周期间,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才比前一周下降了4.5%。在陕西省,春节期间蔬菜价格上涨明显,物价部门监测的23种蔬菜中有21种价格上涨。

  去年11月至12月一度趋稳的蔬菜价格,今年初以来再度走高,既有节日消费旺季的正常因素,也受到低温冰冻天气的影响,让人们担心蔬菜价格继续上涨。

  在西安市一些蔬菜种植基地,蔬菜地头批发价总体上也在上涨。灞桥区新合街道办余家村以种植西红柿为主,菜农余瑞祥说:“去年10月,这里的西红柿地头批发价达到每市斤2元左右,比2009年高出近一倍。”

  大中城市蔬菜消费需求增长,而自给能力降低,是菜价上涨的重要原因。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建康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大中城市“菜篮子”建设弱化,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挤占了大量近郊菜地,而新的菜地建设跟不上,加剧了蔬菜供应“全国大流通”的趋势,无形中提高了蔬菜成本,特别是不耐储藏蔬菜的供应成本。

  在北京,十多年前三环路内外到处是菜田,朝阳、海淀、丰台曾是北京主要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多亩,而今,这3个区的蔬菜面积已锐减到不足3万亩,产量占全市自产蔬菜量的比重,已由原来的“半壁江山”降到不足5%。

  在西安,从1999年到2009年,近郊3个区灞桥、未央、雁塔蔬菜面积逐步萎缩,从33.7万亩降到12.5万亩,这3个区占全市蔬菜的比重,面积从56%降到13%,产量从61%降到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蔬菜消费量逐步上涨,而且一年四季对各类蔬菜都有需求,当地供应根本满足不了需求。”西安市胡家庙批发市场部门经理景慧生说,“我们这个市场的蔬菜有80多种,陕西省内产区只能供应其中30多种。”在北京,现在冬季可以买到新鲜的西红柿、黄瓜、西芹、生菜、柿子椒、荷兰豆、小樱桃、萝卜等数十种细菜,主要来自埠外。

  新修一个温室大棚多花近两万块

  在供需矛盾总体不明显的情况下,蔬菜价格去年出现明显上涨,基础原因是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都在大幅上涨。

  据农业部门数据,从上世纪80年代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09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世界的43%和49%,均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440多公斤,超出世界平均水平200多公斤。

  成都市商务局局长郭启舟、西安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张贵生分析说,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每年蔬菜的生产供应可以满足需求,甚至时常供大于求。在供需矛盾总体不明显的情况下,蔬菜价格去年出现明显上涨,基础原因是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都在大幅上涨。

  西安市高陵县通远镇火箭村菜农李建政说“新修一个80米长的日光温室大棚,需要的雇工工资、水泥骨架、钢丝、草帘等成本,5年前只需要1.2万元,现在则需要3万多元。”

  西安市灞桥区新合街道办余家村菜农余和平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近两年,鸡粪价格从每立方米100元涨到150元,50公斤复合肥的价格从110元涨到150元,薄膜从每公斤12元涨到16元,草帘从每捆23元涨到43元,工资、农药等都在上涨,算下来,种植一棚西红柿的投入从4000元左右提高到了6000元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品种 生产基地 大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