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北旱南冻”考验今年农产品价格调控智慧


  从南美阿根廷的极端炎热干燥,到澳大利亚的洪水,新年伊始,肆虐全球的异常天气给本已持续升温的全球农产品期货市场添了一把干柴。与此同时,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国内“北旱南冻”天气使得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再难独善其身。

  尽管从去年12月份开始,国内管理层抑制通胀、抑制农产品价格的一系列调控“组合拳”成效显著,国内农产品价格已与国际价格呈现分化走势,国内农产品期市走势持续弱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但是,近期不断涌现新“炒”点的天气因素还是给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缓慢抬升提供了持续动力。截至记者发稿日,郑商所小麦主力合约价格盘中已经突破2800元,距离前期高点仅一步之遥,同时,早籼稻、玉米等谷物价格也受到了明显的提振;棉花价格也再度逼近30000元关口,豆油、菜籽油等品种均涨势不俗。

  “天气因素显然对农产品价格的走高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目前来看围绕天气因素的炒作还会持续。”首创期货研发中心副经理董双伟1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从外围来看,南美阿根廷的极端天气以及澳大利亚的洪灾对当地作物产量已经构成实际影响,美国农业部继续调低相关农产品库存预期只是时间问题,而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持续的干旱对华北大粮仓的影响可能会较之去年的西南地区干旱的影响更为严重。”

  上海中期分析师也认为,目前农产品期货市场“外强内弱”的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2010年全球天气变化明显,这种现象可能在2011年继续延续,而这将令全球农产品生长状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全球农产品供需状况因天气变化而产生较大影响的话,国内农产品势必也会有联动性。

  根据国内气象部门的报告,自去年 10月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各地旱象明显,部分地区出现大旱或特旱。并且,报告预计未来10天北方大部地区雨雪天气依旧较少,持续低温和干旱对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安徽西北部等地未冬灌过的冬小麦安全越冬构成威胁。

  分析人士认为,仅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隆冬季节,各地气温普遍在零度以下,冬小麦已停止生长,干旱天气暂时对小麦生长不会产生过于严重的损害,但如果干旱天气持续发展,由于各地水源已经被部分消耗,干旱的程度将快速升级,农作物受灾面积会大幅增加,抗旱形势将更加严峻。

  董双伟则表示,即使不考虑干旱可能直接造成的农作物受灾影响,后续因缺少降雪而带来的灌溉、防治病虫害用药以及施肥等一系列补救措施也将提高小麦种植成本,并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

  此外,有市场人士表示,谷物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进而也使得价格呈现较高的联动性。目前,国内玉米市场正面临着去库存化后的低库存格局,市场预期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缺口。如果小麦产量再出现问题,新年度国内谷物的供应形势将比较严峻,玉米、小麦、稻米价格届时有可能连袂走强。

  可以说,今年天气因素将给管理层调控农产品价格提出更严峻的挑战,这一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而事实上,压力还不仅止于此。董双伟对记者表示,从目前的市场氛围来看,大量的资金仍在寻找机会,而市场似乎也已经越来越适应趋紧的调控预期。“这从每次政策出台前价格出现盘整,但在政策"靴子落地"后价格都会出现一定的反弹就可以看出。所以,尽管前有上周五存款准备金率的再度上调,后有国家将抛储50万吨菜籽油的坊间传言,却均没有阻止本周农产品价格短暂调整后的再度集体飘红。”他说。

  此外,他分析认为,今年不同于去年的游资囤积炒作,农产品价格可能会遵循“外盘价格上涨传导至国内现货价格,再由现货价格传导至期货市场”这样的上涨路径,这在大豆、棉花等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品种上表现得会更为明显,若如此,今年国家价格调控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不过,董双伟也强调,在控制物价水平成为年内调控首要目标的背景下,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路途不会平坦,类似去年农产品期市出现的那种暴涨行情很难再现。“保持物价的稳定、控制通货膨胀,已经成为近期国内政策调控的一个重点,至于农产品,由于其关乎国计民生,更是受到国家的重点调控。此外,国家对流动性的收紧,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农产品价格的走势。”东亚期货分析师也认同这一看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干旱 小麦 玉米 菜籽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