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今年全国棉花预计总产665万吨 较上年下降2.1%


  中国棉花协会在12月27日最新发布的中国棉花形势月报中预计,今年全国棉花总产量为665万吨,较上月预测数增加2万吨,同口径比较,较上年下降2.1%。

  11月份,在一系列政策调控下,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棉花由于前期涨幅最大、涨速最快,泡沫最为严重,下跌幅度也最明显。11月中旬到月底,不到 20天时间,郑州棉花期货下跌幅度近25%,现货销售价格下跌超过16%,籽棉收购价格和棉纱销售价格也同步下跌。市场各方均以观望为主,籽棉收购和皮棉销售市场清淡。

  不过,进入12月份以来,棉花价格再次出现上涨,12月27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的价格为27440元/吨,较月初的26164元/吨上涨5%,同比涨幅则高达85%。

  月报称,11月全国大部分棉区天气晴好,有利棉花吐絮,大部分棉区采摘基本结束。截至11月底,全国平均采摘进度达95%,同比减缓3个百分点。棉农交售价格先涨后跌,当月平均交售价格为10.93元/公斤,环比下跌2.6%,同比上涨52%。由于价格下跌,棉农惜售观望情绪加重,加之棉花经纪人和加工企业收购谨慎,当月交售速度放缓,全国棉农平均交售进度为70%,同比减缓12个百分点。

  由于价格大幅波动,市场各方多持观望态度,实际成交量有限,当月商品棉入库增量放缓。中国棉花协会监测推算,截至11月底,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约为98.8万吨,较10月增加44.2万吨。

  棉花加工企业前期收购成本较高,而销售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亏损加重,部分企业停止收购或减少收购量。11月份,400型加工企业开秤率为 77%,开秤企业中有20%因为价格风险而暂停收购;标准级平均收购价格为11.05元/公斤,环比上涨7%,同比上涨82%。

  棉价的大起大落,影响到纺织企业的成本确定,进而导致企业接单困难,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包括限产、减产、停产、调整原料比例等。11月,棉纱产量增速回落,化纤和混纺纱比重有所提高。

  中国棉花协会称,今年棉花价格总体价位较高,棉农收益增加,但目前的大幅波动使棉农无所适从,对明年的植棉安排多处于犹豫徘徊中。同时,棉花流通企业和纺织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产业链各方共同的愿望是市场基本稳定,产业持续发展。

  而农业部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表示,要重点挖掘西北内陆棉区生产潜力,力争明年棉花种植面积恢复到8000万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预测 皮棉 总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