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保供给 稳物价 出良策 农超对接脚步声声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CPI年内首度破“5”,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7%,蔬菜价格更是上涨21.3%,水果上涨接近 30%。专家分析果蔬价格大幅上涨的诱因,主要还是集中在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上。而农产品特别是蔬菜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更直接的影响是加大了百姓的生活负担。为此,国务院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价格的强硬措施。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对“保供给、稳物价”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

  如何“保供给、稳物价”?各地纷纷把目光聚焦在降低流通成本上——北京鲜活农产品运送车可24小时进城;山东鲜活农产品免收通行费;河北加强产销衔接,推动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农超对接”,降低流通成本。

  “农超对接”,由于实现了合作社直采、原产地直供,降低了蔬菜的生产和流通成本,成为一种“从田间到餐桌”的新型流通方式,有效地维护了蔬菜价格的稳定。

  整体行动——奏效

  2008年12月,对于“农超对接”而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农业部与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标志着“农超对接”从此正式启动。

  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超对接”试点工作,其中明确要求对参与“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鲜活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和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项目扶持。当年就有2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响应,申报了2009年国家财政“农超对接”试点项目。北京、湖北、湖南、四川、广西、广东、新疆、大连等省区市财政专门拨款,给予参与“农超对接”的合作社扶持资金达4185万元。北京市当年组织实施了“现代农业装备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工程”,财政补助3700万元,支持5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556辆封闭货车、冷藏车、奶罐车。

  2010年,为进一步推广“农超对接”,支持引导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生鲜农产品与超市或流通企业建立产销对接,农业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组织多期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辅导员、会计等相关人员的辅导培训;组织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举办专场农产品对接洽谈会、产品推介采购会,让双方直接签订购销合同;为新疆合作社农产品外销开拓市场搭建平台。10月28日,“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周”在北京家乐福启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10多种新疆特色优质瓜果亮相家乐福各家门店,面向京城百姓直销推介。此外,农业部还与家乐福(中国)食品安全基金会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了多期优势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培训班,为合作社提供市场供需信息,扩大合作社生鲜农产品销售规模;与沃尔玛超市在全国范围开展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辅导员等师资培训班,以点带面扩大培训范围。本月29日,农业部和商务部还将联合举办全国“农超对接”现场会,这无疑是今年“农超对接”的一个压轴大戏。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开展了“农超对接”工作,涉及蔬菜、粮油、畜禽产品、干鲜果品、茶叶、水产、食用菌、特色养殖等十多类农产品。

  各地发力——管用

  11月30日,河北省蔬菜行业发展联合总社在石家庄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省级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旨在通过电子商务等手段,提高河北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使菜农直接面向终端消费市场,遏制中间环节的随意加价,让地头和餐桌都得实惠。

  12月3日,一场“直通式农超对接活动”在宁波江东家乐福超市举行,宁波地产的农产品给广大市民带来了惊喜。慈溪的大白菜、西蓝花、白花菜及鄞州的小青菜等以低于菜市场35%左右的价格使消费者得到了货真价实的实惠。

  12月中旬,四川省乐山市农业局、商务局举办了“乐山市第三届农商对接会”,全市有1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沃尔玛、华联、家乐福等近百家知名超市及商业流通企业进行了对接,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及商业流通企业现场签订了农产品购销协议,协议交易额达到1.8亿元。这只是四川省各级政府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的一个缩影。据7个市(州)统计,到11月底,四川省、市、县三级共举办有关合作社产品展销会及洽谈会等活动81次,参加的合作社911 家,参与的超市240家,达成交易数量29.85万吨,交易额或意向金额达到9.51亿元。在今年农副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期间,四川共有7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了“稳物价、保供应”活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组织实施 专项资金 茶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