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存硬伤 “需求说”逼高价买粮


回顾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不难发现总是处于一种静态“防御”状态,即确保95%的自给自足率的同时,如果出现供需缺口往往会从国际市场“一次性”购进。粮食缺口的“硬伤”,常常让中国不得不吞下国际粮价暴涨的苦果。

据中国产经新闻12月23日报道,近日,美国将乙醇的税收抵减政策延期一年,此行为必将导致食用玉米短缺,抬高玉米价格。作为世界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之一的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可以预见,国际玉米价格会在“中国需求说”的影响下逐步走高,中国将再次被迫高价买入玉米。如何走出“买什么什么贵”怪圈成为了中国必做的课题。

12月17日,CBOT玉米期货因乙醇的强劲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收至将近28个月高点。其中3月合约上涨9美分,报收596.50美分/蒲式耳;5月合约上涨8.75美分,报收604.25美分/蒲式耳。

由于畜牧业等下游产业发展迅速,中国玉米需求缺口近期被炒得很热。各粮食出口国都盯上了这个“大蛋糕”。美国谷物理事会称,明年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可能增至740万吨。如果全部来自美国,其玉米出口将会增长15%。

由于粮食进口数量较大,并缺乏定价话语权,“买什么,什么贵”的怪圈也同样出现在粮食领域。“‘中国需求说’一直都是国际粮价出现波动的诱因。2004年我国小麦进口突然增加时,就曾带来了国际小麦价格的暴涨。”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说。

回顾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不难发现我国总是处于一种静态“防御”状态。即确保95%的自给自足率的同时,如果出现供需缺口往往会从国际市场“一次性”购进。

“粮食缺口的‘硬伤’,常常让中国不得不吞下国际粮价暴涨的苦果。而且进口粮食时,国家常常大张旗鼓,唯恐国际粮商不知道这个消息。”马文峰说,在2010年我国传统粮食贸易格局发生逆转的前提下,这种方式隐藏了巨大的危机,甚至会重蹈大豆覆辙。

其实,从技术角度而言,我国可以避免“买什么什么贵”的尴尬。可选的方法是,把静态的粮食安全转为动态,更倾向于把粮食看作一种商品,实行“低买高卖”的策略。国际粮商就较难判断中国是在自然购进,还是在弥补缺口。

在低买方面,今年的小麦进口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其购买价格远远低于当时的国内小麦价格。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小麦进口的平均单价为 252.7327美元/吨(约合人民币1700元/吨)。“低价购进的小麦很给力,国际粮价高企后,我国进口粮食的合同就很少见了。”马文峰说。

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张元红也表示,我国储备粮进口单一,也是造成“中国需求说”很重要的原因。中国有必要拓宽进口渠道。

据悉,进口小麦的大多是广东、浙江、山东等地的面粉企业。“国家要想低价购进也很简单,只要及时给需求企业及时下配额。”马文峰介绍,这些企业的进口也是中粮代理的,只不过走的是市场渠道,属于自然购进。相反,如果是发改委给中粮下的死命令,中粮往往不会考虑成本问题。

“在高卖方面,在保证国家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高价时期出口一部分粮食也未尝不可。但由于粮食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殊性存在,不能大批量地出售,以免对国内粮价造成很大影响。出口下游的加工产品到是一个选择。”马文峰说。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则不同意低买高卖的策略。他说,低买高卖是一种市场化交易手段,粮企作为市场主体必以追求最大经济利润为目标,但将极大地伤害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及民众消费者的利益。如果把控不好,很容易打乱我国粮食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

张元红的担忧来自于粮食不适合长期储存,储存的成本较高,浪费现象也很严重。而且,国际粮价波动性很大,较难做出正确判断。

但不能忽略的一点是,粮食进出口的配额一直在国家的掌控之下。“只要国家在进出口数量上控制到位的话,应该能避免出现这一点。对国际粮价的预判也是我国必须要做的功课。”马文峰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玉米 伤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