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国内商品期货继续上涨 农产品表现突出


中国商品期货12月14日继续上涨,农产品表现较强。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国出台收紧货币政策,但是需求增加预期推动价格走高。

中国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PI等敏感指标公布之后,阶段性政策利空暂时出尽。在阶段性政策压抑之后,资金情绪集中释放,这说明基本面的因素仍是市场看重的,且是主要影响行情发展的因素所在,政策缓和市场的节奏将在某个阶段退居次要地位。同时,资金流动性并没有因近期政策的打压而完全丧失,市场仍在等待机会。

央行研究局副巡视员李德博士12月13日在第四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上提出,现在国内面临复杂形势,国际收支顺差较大,外汇占款不断增多,除了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央行还可以通过发行票据对冲流动性,但央票余额也在不断增加,央行的宏观调控面临严峻挑战。本月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明年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从阶段性行情来看,暂时性的资金情绪宣泄,并不代表市场完全走出了震荡行情走向。明显超过市场各方预期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6项主要任务等各种信息来看,提高准备金率很可能是加息的前兆,不可对政策的预期过分放松。

国家29.64万临时存储移库大豆竞价销售,再次全部流拍。目前进口大豆港口价格在4050-4200元/吨左右,4000元/吨的国产大豆对于油厂的吸引力不高。就拍卖而言,自12月以来的临储大豆抛售以来,拍卖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尽管一再流拍,但抛储马上再次进行,时间间隔短;二是尽管一再流拍,竞售底价却没有下调。分析认为,这是政策在传递两个信号,一是,政策坚持持续调控价格,力度不放松;二是,目前正处于2010年新豆上市阶段,价格调控政策要避免对农民新豆销售造成伤害。因此,政策目的并非打压价格,而是希望将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从某种程度而言,大豆4000元/吨的竞售底价将成为市场价格的底部。政策方面,12月15日还将有8.8万吨菜油和3.5万吨豆油抛售,关注其对价格走势的影响。

整体来看,中国没有采取加息措施来为经济降温,短期商品期市仍有上涨空间,但阶段性的区间震荡走势没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间隔 豆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