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粮油企业放话停产背后:希望放松价格管控


  在国家发改委的“禁涨令”下,粮油企业因承受不了成本比售价还高的“价格倒挂”而被迫停产。

  粮油企业真的扛不住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国家发改委的“禁涨令”下,粮油企业因承受不了成本比售价还高的“价格倒挂”而被迫停产,2008年粮油企业大面积停产现象或将再现,“业内担心此情况会导致春节食用油供应紧张”。

  但据早报记者了解,目前就全国市场来说,利用进口大豆的粮油企业尚未落到“赔本做买卖”的地步,而在国内唯一使用本土大豆的黑龙江地区,粮油企业停产的原因也非仅为“价格倒挂”。

  国家发改委也于昨日发布“澄清”公告称,近日关于“食用油企业大面积停产”的报道,严重失实,纯属主观臆测。发改委强调,国家油料油脂库存充裕,企业库存充足,生产正常。当前和后期国内食用油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

  “还没到赔本停产地步”

  国内一家大型粮油企业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用油加工企业目前的处境确实很困难。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进口豆油价格在 1.04万元/吨,而目前国内豆油的销售价都在万元以下,每销售一吨豆油就意味着要赔上几百元。该负责人表示,“那些单纯依赖进口豆油,而自身没有大豆加工能力的企业,确实可能停产,或者少做一点。”但他所在的企业目前仍能保证供应。

  发改委昨日还表示,已向报道所称的汇福粮油集团核实了解,前几日该公司短暂停产的主要原因是豆油、豆粕运输不畅,企业库存积压较多。

  汇福粮油行政总监张学民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也否认停产。他表示,“只要铁路运输有保障,我们365天都不会停产”,“汇福粮油停产消息”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捏造。

  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也表示,从他们目前监测到的数据分析,食用油加工企业还没有到赔本停产的地步。

  “如果是进口豆油加工小包装食用油,确实已经出现价格倒挂,但是加工进口大豆现在还是有利润的。”郭清保表示,由于此前阿根廷豆油进口受限,今年豆油进口量并不多;而进口大豆的远期价格虽然已经达到4400元/ 吨,但目前的到港价基本处于4100元/吨左右,“算下来,加工企业应该还有100元左右(每吨)的利润。”

  郭清保认为,目前企业放话停产的意图是希望发改委放松价格管控,“等到真亏本的时候再喊就没用了。”

  据郭清保介绍,今年第四季度原本是食用油企业非常好的盈利期,但由于物价宏观调控,盈利被大幅削减。他认为,相对于2008年的价格管控,今年的管控措施仍属弱化, “2008年时,农产品实行价格管制,企业调价必须提前备案,而今年并没有这样做。”

  国产大豆收购难

  虽然目前依靠进口大豆生产的粮油企业尚未进入停产状态,但是停产确实在东北地区发生了。据黑龙江省一家粮油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用完了今年9月份收购的大豆后,已经停产20余天,且他所在县的三家粮油加工厂目前已经基本全部停产,何时复工还无法确定。

  为了保护国内大豆产业,据相关规定,黑龙江本省粮油企业只能采用当地的大豆。国家也从2008年开始实施大豆收储政策,不过当地粮油加工企业并未从中获得太多惠利。

  据了解,国产大豆虽为非转基因大豆,但在销售价格上并没有优势;加上国内大豆出油率不及进口大豆高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粮油企业在与国内其他地区采用进口大豆的粮油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1月,大豆累计进口4937万吨,同比增加1160万吨,增幅30.7%。其中11月进口548万吨,同比增加259万吨,增幅89.6%。12月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现在大豆收购价达到1.87-1.9元/市斤,但是每市斤豆油的价格连4.5元都卖不上。”上述黑龙江粮油企业负责人说,“价格倒挂又出现了。”

  黑龙江粮油企业面临的问题除价格倒挂外,还有原料缺失。虽然今年黑龙江大豆获得丰收,但大豆种植价格不高使得农户存在惜售心理。

  据记者了解,相比于玉米及水稻,大豆近年价格没有太大上涨。按照目前的国家临储收购价,目前在黑龙江当地,种植1垧玉米的收益可超过一万元,而1垧黄豆的收益只有两三千元,相差悬殊。粮油企业已经出现价格倒挂的大豆收购价,在农户看来仍然“不赚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豆油 食用油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