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林业产值缘何5年增长了216%


  中国绿色时报12月7日报道 一套规划,两方合作,带来的是三大产业共同发展。近年来,辽宁省林业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从2004年产值220.5亿元到2009年产值698亿元,5年间,全省林业产值增长了216%。
在第二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上,辽宁省林业厅厅长曹元作了经验介绍。辽宁是这次会议的两个典型发言之一。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层次和林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不断拓展……辽宁林业产业已初步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一套规划,理清发展思路
辽宁省林业产业的高速发展始于2004年。
这一年,《辽宁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以省政府名义下发到全省。《规划》制定了全省林业产业的重点发展地区和以高效商品用材林培育业、名特优新经济林培育业为主的八大主导产业,还分地区、分重点产业制定出台了多个专项发展规划。由此,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得以全面理清。
发展大幕拉开,好戏陆续登台。
2005年,辽东重点林区被确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林地经济发展。
2006年,“四个百万亩”经济林富民示范工程启动实施。榛子、板栗、红松、“两杏一枣”,全省以林地经济开发为主的林业种植业从当年开始呈现井喷式增长。
2008年,辽宁省林业厅联合省财政厅,首次提出了对固定资产超过5000万元的林产品加工企业,给予3%-5%的一次性奖励;对当年获得名牌林产品的企业,按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3个档次给予一次性奖励。
2010年,辽宁省林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6部门联合下达了《辽宁省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提出到2012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要向1000亿元的目标冲刺。
辽宁省规划,到“十二五”末,全省林业产值实现2000亿元,林业产业内部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目前的6∶4∶1调整为4∶4∶2。
产业发展促进了思路的进一步拓宽。
辽宁率先实行的非林地造林采伐政策放开、林业资源管理适当放活的政策措施,具体明确:对于在非林地上的营林,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全部交给经营者,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并由林业部门出具证明、提供服务。灵活的政策,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市场化运作加速了社会化大造林格局的形成。
想要用树,就先种树。“三权”移交后,社会资金参与的热情高涨,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吃鸡蛋的人越多,养蛋鸡的人就越多。”辽宁林业人用这一比喻解释了个中缘由。
■两方合作,开拓市场空间
长久以来,林农生产分散,各自为战,犹如一盘散沙。有些林农缺少必需的技术,种树几年没见到效益,索性砍了重栽。耽误了时间,又没赚到钱。
面对全省各县(市、区)多年来积淀的一些特色林业产业,辽宁人开始思索,怎样才能打破小农经营的传统模式,将其做成规模、做成品牌?
按照林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省林业厅将全省划分为辽东山区、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辽西北地区三大产业发展区,各片区集中力量发展各自的优势特色产业。在省林业厅支持下,各片区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购销服务,集体做产业、抱团闯市场。
如今,林地经济已成为辽宁林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6个县(市)已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涌现出一批林业特色村、特色县。铁岭榛子、东港板栗等一大批打着地域标签的特色林产品,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为吸引更多外来企业落户,省林业厅还组织各地区编辑整理了近百项中英文林业产业招商项目册,借助招商会、博览会等时机向社会进行发布;收集、整理了省、市、县三级政府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资源条件、市场信息等资料,通过林业厅门户网站对外发布。
不久前成立的辽宁省林业产业协会,虽是民间组织,却有政府部门积极参与。被推选为第一届会长的省林业厅厅长曹元说:“林业部门既有对产业协会监督指导的职能,又有支持和帮助其加快发展的义务。要充分听取协会意见和建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大产业,谱写绿色旋律
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正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
2009年,辽宁省林业实现产值698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4%、30%和6%。和前几年相比,第一产业虽仍占据半壁江山,但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明显,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辽宁林业产业正在从以往的一枝独秀,走向现今的遍地开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林业 林业厅 林地 自然保护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