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转基因农产品颇具争议 有助中国粮食安全


  转基因农产品是否安全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我国最近大量进口了一批转基因玉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发改委对此作出解释说,目前进口玉米仅用在饲料上,事先确定加工企业,且为全封闭运行,对国内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不会造成危害。

  转基因农产品是否安全,它进行商业化种植并作为食品占据市场份额是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又应当怎样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转基因农产品的争议焦点

  所谓转基因生物技术就是通过不同生物之间基因的重新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人造生物,或者通过不同生物之间基因的重新组合,改造原有生物的自然特性,使其成为一种半人造生物。

  对转基因农产品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它是否安全。转基因作物正好是在人们普遍担心食品安全的时期迅速发展的,并始终伴随着人们的质疑。1998年,英国学者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副教授约翰·罗西表示,一种转基因玉米可产生杀死害虫的花粉,而身为益虫的一种美洲大蝴蝶食用这种花粉后有44%死亡;2000年,法国专家研究发现,转基因油菜可与野生萝卜自然杂交,这对周围环境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尽管类似质疑均证据不足,但足以破坏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胃口。 

  欧盟内部的争吵一直是最激烈的,也最具代表性。比如法国、奥地利、葡萄牙等国坚决反对转基因农产品;西班牙、比利时、德国等保持中立;而意大利、英国、荷兰等国坚决支持。欧洲科学家与民众的看法也存在严重分歧。大部分专家认为,只要准确评估,转基因食品不仅不会危及人类,还可能因为其生长过程中不用杀虫剂而有利于人体健康。然而经历了多次食品安全危机的欧洲民众态度十分谨慎。自英国发现疯牛病以来,欧洲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更加谨慎。有调查显示,70%的欧洲人不想吃转基因食品。

  至于转基因作物是否危害生态环境,目前尚缺乏有效证据。 

  一些转基因作物已得到认可

  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今年5月刊登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吴孔明科研团队的论文。作为转基因产品环境安全评估方面的顶级专家,吴孔明认为,转基因农作物关键在于转的是什么样的基因。目前我国批准商业化的主要是抗除草剂、抗虫以及抗病毒的作物。它们的食品安全性都得到了严格的评估,应该说都是有保障的。  

  2009年底,我国农业部为包括BT水稻在内的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吴孔明说,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水稻,实际上与转基因棉花转的是同样的一个BT基因,这种毒蛋白由苏云金杆菌(拉丁学名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制造。这个基因在棉花上已经使用了10多年。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在年初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认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对转基因技术不能“一棒子打死”,生物技术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出路。

  但是,吴孔明同时认为,种植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棉花为例,中国大规模种植转基因棉花以来,在一种叫棉铃虫害虫的控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同时也引发了另一种叫盲蝽蟓害虫的爆发。

  事实上,世界上参与转基因作物研究和生产的国家根据各自的国情,对每一种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都进行了严格的评估。虽然一些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作物的安全性都得到认可,但总体的评估结果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各国政策取向也大为不同。

  在美国市场上包括婴儿食品在内的转基因食品目前已达数千种,有两亿人食用,10多年来很少有涉及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

  转基因产品对人体是否有害

  针对BT转基因水稻的一个怀疑是:对虫子有害的水稻,人能吃吗?科普作家方舟子认为,这种水稻植入的外来基因能制造BT毒蛋白,抵御害虫对水稻的侵袭,因此被称为BT转基因水稻。实际上,在自然界中,蔬菜和水果经常产生天然杀虫剂或驱虫剂,虫子是不吃的,比如西红柿、柑橘、葱、蒜、辣椒、胡椒等。有时这些天然杀虫剂和驱虫剂甚至对人体有益,例如柑橘含有类柠檬酸,就是一种天然的驱虫剂,也具有抗癌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杀虫剂 玉米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