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从两部门否认到发改委表态 农产品炒作已被正视


  农产品涨价之声此起彼伏,通胀已如猛虎出柙。

  大蒜、辣椒、花椒、土豆、绿豆……相继沦陷。价格“武器化”的今日,谁将成为下一个被俘虏者,正在被外界频频叩问。

  农产品暴涨导致供求失衡的背景下,到底是谁在围猎?谁是幕后推手?是收猪的高盛还是喝奶的软银,抑或是东突西进的国内游资?等等,这些亦被广泛提及和猜测的推手们俨然已成全民的公敌。

  而事实上,价格沦陷的并非仅是这些传统的农产品,楼市、煤炭等游资过往之处,无不风声鹤唳。

  正是基于上述现实,本报记者26日将赶赴作为中国游资大本营的江浙地区,力求追寻游资在这波物价躁动中所扮演的真实角色,以及通过专家的视角描绘庞大的中国游资的出路。

  绿豆大蒜等农产品数倍暴涨

  在新蒜上市之日,蒜价终于有所回落。对于饱受1年之余“蒜你狠”的民众而言,蒜价的停歇却并不意味着生活支出的成本会有所降低。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频繁化的个例似乎已经是民众难以跨越的围栏。

  最新的一个实例:刚刚入夏,想用绿豆煮粥降火的民众却又发现,绿豆价格在一个月内连续走高,演变成继“疯狂的大蒜”后的又一桩疯狂的买卖。

  本报市场调查发现,除大蒜外,绿豆、辣椒、甘蔗等农产品的价格和往年相比,都已经翻倍,尤其是绿豆的价格,现如今每公斤的售价已高达18—20元,而往年的价格仅仅维持在5元上下。

  “比猪肉还贵。不可思议,看不懂。”5月25日,就上述价格,淄博一消费者对本报称。

  而与此同时,本报市场调查发现,金银花价格更是暴涨20倍,作为中药材的三七价格,也由每公斤80多元被炒到每公斤400多元、600元,甚至有些地方的价格已接近千元。而去年3月,三七的价格还维持在百元左右。

  事实上,三七的暴涨神话并非个例,无形的炒作之手正大面积地伸向了红花、黄连、云木香、枸杞、半夏等多个品种。

  “一个比一个涨得生猛。”这是民众对价格的最直接的感受。绿豆价格重走“疯狂大蒜”的道路之后,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牵连出的是生活支出成本的上涨。而对于以此为基本原料的企业而言,则遭遇停业的挑战和强撑的无奈。

  相对于当前众多的消费必需品而言,绿豆和大蒜的价格上涨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极端案例。但与之同步的是蔬菜、粮油等生活资料的价格也在上涨。

  国家统计局4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月CPI同比增长2.8%,环比上涨0.2%,创下2008年11月以来的新高。

  并且,更值得关注的是,推高4月CPI的是蔬菜价格的上涨。而其后的5月,价格上涨的压力并未有任何缓和。目前,学界普遍的预测是,5月CPI涨幅很有可能突破3%的通胀警戒线。

  而这距离“CPI狂舞”的2007年,仅仅是时隔3年。对比上轮严重的通胀,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带动物价上攻的主角由此前的猪肉变成以往并不起眼的农产品。

  5月25日,本报调查市场发现,1元菜依旧遍地难寻。

  到底因何而涨

  物价的上涨从来就不缺乏缘由和借口。

  辣椒和大蒜价格持续暴涨,最早有分析认为,主要是受减产影响导致供应紧张,同时还受防甲流概念的推波助澜。

  年初,市场上的一个传闻是,辣椒对于防治甲流有作用。除辣椒外,大蒜、大葱等都被传有“甲流概念”。而大蒜早在辣椒之前,已开始了暴涨行情。

  早先分析认为,今年大蒜与上一年相比,在种植面积上大幅减少,产量亦随之大减。

  以金乡为例,本报5月初的实地调查时,金乡县农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金乡全县共有农田80万亩左右,其中今年有56万亩种植了大蒜,去年的面积为48万亩。

  “因为天气原因,大蒜肯定得减产。”金乡县农业局信息科科长任德国说,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去乡镇摸底大蒜的生长情况。“预计减产不会超过10%。”任德国称,去年金乡的大蒜总产量在51360万公斤,今年大致在56000万公斤,尽管种植面积增加了8万亩,但总量提升不大。

  透过这一信息,外界不难发现,价格的暴涨带动的种植热情,一定程度上已经抵消了天气因素带来的减产。

  事实上,对于气象及概念因素,外界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蒜 绿豆 辣椒 蔬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