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西频道4月1日电(记者向志强)记者近日在广西特旱区河池市天峨县采访了解到,面对干旱天气,当地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培训,大力推广抗旱农业技术,力争将灾害给农业带来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30日上午,记者在天峨县坡结乡龙凤村大坪屯一段村道上看到,十多位村民正在地里忙农活,有的在用筛子筛土,有的在往地里喷水……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到了玉米的播种季节,但由于干旱缺水,玉米下种后很难发芽成活,县农业部门就组织技术人员下来,教村民用这种节水的集中育苗方法培育种苗。
记者看到,村民们先在一块地里用土堆出几块长方形的苗床,然后将一片片薄薄的、面积比苗床稍小、由一个个“小杯”连成的长方形塑料板放在苗床上,再将用筛子筛出的细土混合肥料倒满一个个“小杯”,之后把用水浸泡过的玉米种逐一埋入装满土的“小杯”中,并用喷水机集中喷水,最后用地膜和竹条搭建“保温棚”将其罩住。
“一般15天就可以成活移栽。”天峨县农业局局长梁启鲜告诉记者,这种精确而集中的育苗方式有很多好处,一是适合石山地区土地分散稀少的特点;二是节水,集中培育可以节水,使用保温棚同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三是成活率高,节约种子,以前每亩需要1.5公斤种子,用这种方式只需1公斤种子,可节约18元钱。
记者了解到,通过选用耐旱品种、大力推广综合节水技术等,天峨县目前已完成玉米种植近6500亩,县农业部门还计划培育2万亩的玉米营养胚。
在天峨县,除了玉米,正处于开花期的果树此次旱灾中也受到较大损失,受旱面积近90%,大部分果树开花偏迟,花朵小,落花十分严重。为此,农业部门采用给树“打吊针”的独特方法,确保果树开花结果。
28日下午,记者在天峨县八腊乡八腊村看到,一些村民正在给油桃树“打吊针”:将混合着肥料的水装进塑料瓶挂在果树枝上,用电钻在树干上钻出一个小孔,然后通过一根管子将塑料瓶中的“肥水”导入树干。
天峨县委书记苏志宏介绍,干旱虽然给天峨县农业造成了极大损失,但也提供了一个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良好契机。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天峨县已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85期,发放抗旱培训资料7500多份,培训群众6000多人次,在极大提高种子的发苗率和种植成活率的同时,农民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04-01/4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