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把“富二代”的问题,简单归结为“富人有问题”,绝不是一种理智的态度。但“财富是道德的包袱”这句西方谚语告诫人们,更不能助长金钱逼退社会底线的风气。可以说,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平等意识,不光是当今“富二代”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不富的人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后富起来的人们,同样可能寻找权钱交易的新空间与新规则。
推动中国走向“富N代”的“共富社会”
社会转型在加速,贫富差距在拉大,如何塑造一个平等、和谐、共富并且充满活力的未来中国,不光最大限度地考验着社会各界的包容意识和承受能力,也考验着执政者的管理智慧。“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温家宝总理有句名言:“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良心。”优化社会结构,改造社会大环境,撬开贫富层际流动的壁垒,消弭贫富层际心理的断裂,使青年群体尤其是“贫二代”们公平地分享与其奋斗打拼相值的发展际遇和改革成果,已是政府的当务之急。
如果社会是公平公正的,“富二代”不会因其富而承受不该承受的来自原罪的道德压力,在精神上就可以更加舒展,更加坦荡;“贫二代”也不会因其贫而承受不该承受的来自物质的压力,在求学、求职中能有公平的机会,从而就会更平和、更自信。但是,我们不能不为之担忧的是,改革开放30年后,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与贫富壁垒进入固化过程,近年开始出现的“富二代”、“贫二代”、“房奴”、“蚁族”现象,都凸显了出身命运的世袭化、阶层流动的凝滞化、社会结构的板结化、社会竞争的不公平化、发展际遇的非均等化和改革成果的非共享化……“贫二代”所能获得的上升机会渐少,上升流动的空间和通道渐窄,贫富二代的父辈差距正被复制到子代身上,如此循环往复,“贫二代”只能看到自己不太美好的未来,甚至自己下一代不甚美好的未来,这恰恰是日益加深的社会隐忧。
对一个社会来说,“贫二代”能否获得成功是比“富二代”能否成功更为深刻的一个社会命题。要知道,“贫二代”消失得越快,更能证明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性和公正性,更能显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为此,笔者建议,按照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政府应该大力改革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努力建立一个开放的、能流动的、有活力的和谐社会,努力形成中产阶层比较大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使公众尤其是青年看到向上流动的希望。
政府应进一步修正与完善公共政策和制度,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建立较好的社会保障,减轻公众尤其是青年所负担的国民生活成本,使“贫二代”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坚实基础上,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而“富二代”的成长同“贫二代”一样,需要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大熔炉,而不是什么小灶。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理想和目标。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在许多大中城市,由于房价越来越远离许多普通家庭的实际支付能力,住房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城市房价虚高下的“住房挫折”,对于作为“房奴”、“蚁族”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青年影响最为深远。青年要成家立业及维系家庭健康发展,对住房有新的刚性需求。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青年住房这一事关民众福祉、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的重要问题。
身处一个民族复兴和国家兴盛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关注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的重塑和引导,而且要下大力气构建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为青年人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良性的社会流动机制,使他们朝气蓬勃、神采飞扬。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让中国更好更快地走向“富N代”的“共富社会”。
(本文系200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03-22/4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