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大豆进口年年大增 黑龙江豆企再陷停产困局


  新年的到来并没有给“大豆之乡”黑龙江的一些大豆加工企业带来更多欢笑。

  “我们厂已经停产很久了,大豆价格不稳定,开工就意味着赔钱,啥时候开工我们还得看国际大豆的脸色。”上周,黑龙江当地一家油脂加工厂老板向记者叹息。

  在进口大豆低价冲击下,黑龙江当地无论是油脂加工企业,还是种豆的农民,都面临着亏损的困境。为此,中国大豆协会向国家主管部门上报了一份解决方案,希望我国大豆产业做大做强。

  作为大豆发源地的中国,为何会面临“大豆危机”?面对危机又该如何解决?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梳理。

  【现状】

  本地大豆油厂停收

  进口大豆价格持续走低,对于使用本地大豆为原料的油榨厂来说,每加工一吨本地大豆要亏损70多元。

  记者近日从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及黑龙江大豆协会了解到,在进口大豆低价冲击下,目前当地产大豆销售陷于瘫痪。与此同时,大豆产量占到全国近一半的黑龙江省,7成以上的油脂加工企业从1月底开始停产。

  黑龙江大豆协会2月22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近日省内大豆市场多数无价无市,油厂停收。”该协会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进口大豆价格持续走低直接对国产大豆形成威胁,以东北当地大豆为加工原料的本地油脂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对于油榨厂来说,每加工一吨大豆就要亏损70多元。由于内陆运费高等问题,本地企业一直未采用进口大豆做原料。

  上述负责人介绍,从今年一月底开始,黑龙江当地油脂企业开始陆续停产,到2月初,黑龙江一百来家油脂企业有70%以上全部停产。

  “现在国产大豆没有定价权,要看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一旦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企业的收豆情况仍将不容乐观。”该负责人说,6月到港的南美大豆每吨3400元人民币,而本地产大豆每吨3600-3700元,近300元价差导致本地大豆卖不出去。

  本次国内豆企大规模停产并非第一次,同样的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在黑龙江就曾出现过一次,当地油脂加工企业待国际进口大豆价格走高时才重新开工。

  由于我国大豆加工受外资控制,每当国际大豆价格低于东北当地油脂加工的收购成本时,当地的企业就面临着亏损,停产是无奈之举。“国际大豆价格持续走低———企业亏损停产———国际大豆价格重新走高———企业开工”,这样的怪圈已经反反复复数年。

  油厂停工或被兼并

  大豆主产区企业写信反映大豆销售陷于瘫痪。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认为补贴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黑龙江大豆协会负责人介绍,近些年进口大豆在我国的垄断地位不断加强,如2008年进口大豆的压榨量达到3900万吨,国产大豆则为200万吨,也就是说有超过95%的油脂压榨企业使用进口大豆。国际大豆行情直接控制着我国的油脂加工业。而黑龙江作为国产大豆的主产地,受到的冲击最大,以本地大豆为原料的当地油企与位于沿海港口地区的大豆加工企业相比,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经过前些年的洗牌,我国大豆加工产业原料采购已基本被外资垄断,黑龙江是我国本土大豆加工业仅剩的一块乐土。而受到国际大豆价格的影响,东北大豆产区的油脂加工企业长时间大规模停工时,就面临着被外资伺机兼并收购的风险。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大豆主产区的会员也来信反映大豆销售陷于瘫痪的问题,这与去年的销售难相类似。虽然国家已经改进了大豆补贴收购的办法,把主产区大豆加工企业列入收购补贴的对象,但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

  刘登高认为,国内大豆销售难,与大量进口有直接关系。2009年全国进口大豆4255万吨,比2008年增加500万吨,这个数字正好相当于国库中目前积压大豆的数量。每年12月到来年1月是大豆销售的旺季,但是2009年12月进口大豆478万吨,今年1月份又进口408万吨,直接造成最近大豆销售的瘫痪。

  “我们还注意到沿海一些地方正在加剧大豆加工企业的重复建设,这是刺激进口的重要因素。”刘登高说,“过量进口大豆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大豆产业,危及到主产区4000万农民的就业,危及到大豆加工企业的生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食用油 粮食作物 数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 农药价格要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