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重在渠道畅通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农村消费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好势头,一是增速快,1至11月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7%;二是增幅大,同一时期增幅超过城市0.6个百分点。

农村市场大有可为

不言而喻,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正在快速提高。那么,摆在“衣食住行”首位的衣着消费情况如何呢?

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为1042元,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为193.4元,前者是后者的5.39倍。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61元,而城镇居民2008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243元,城镇居民一个人的消费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消费。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相比,城乡衣着消费支出的差距更大,因此提高农村居民衣着消费能力,促进农村居民衣着消费增长是纺织行业关注的重点。

要提高农村衣着消费水平,重要的是改变农村原有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渠道。当前,青年是农村居民衣着消费的主流群体,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外出打工人员衣着消费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网络、电视等媒体对农村青年的视觉冲击都对改变农村原有的消费习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改变农村传统的衣着消费渠道是当前促进农村衣着消费的重要途径。

农村衣着消费途径单一,多重因素制约了市场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纺织品服装消费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购买渠道单一、销售终端少

农村居民纺织品服装的购买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到附近的县城商业区购买;二是到较远的城市商业区购买。与城市商业区相比,县城的距离要近一些,但在纺织品服装的种类和数量方面明显不如城市商业区。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仍然较低,对价格更为敏感,而对种类、质量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县城是目前农村居民最主要的购买途径。此外,集市作为一种传统的市场方式,是农村纺织品服装销售方式的有力补充。

2、交通、餐饮等额外消费增加,制约服装消费

农村一般离城镇的商业区距离较远,农村居民进城购买纺织品服装,需要乘坐长途汽车,并且往往被迫在城里进行餐饮消费,路费和餐饮成本使农村居民被迫减少出行购物的次数,这在一方面制约了农民对纺织品服装的消费需求。

3、交通不便、流通环节繁多,导致服装成本高、质量差

由于农村区域十分广阔,农村地区的交通和物流体系远远落后于城市,商品流通环节较多,造成了同样的纺织品服装在农村的价格甚至高于城市,同时农民的购买力低于城市,使得农村市场以低质低价的商品为主。

同时,二、三线城市以及广大乡镇的商场中所销售的服装多数来源于各省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纺织品服装从产地发出,经过专业市场的多级流转和层层加价后,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已经变得很高。

以上三方面因素是扩大内需,提高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水平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因此,在实施“纺织品服装下乡”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挥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农村纺织品服装消费中所起到的集散作用,通过切实减少流通渠道的中间环节,降低纺织品服装终端价格;尽可能地采用送货下乡的方式,减少农村居民在购买纺织品服装过程中的额外支出;通过丰富纺织品服装的销售渠道,增加销售终端市场等措施,让农村居民真切地感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

这些渠道的货品来源都是专业市场,因此加强和专业市场的合作很重要。

畅通渠道,提高农民衣着消费水平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作为我国特有的纺织品服装流通渠道,在纺织品服装流通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农村居民眼中,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就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专业市场以其良好的产品质量、低廉的产品价格、丰富的产品种类为农村居民所认可。但通常广大农村离专业市场较远,渠道不畅通,单次购买成本高。阻碍了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水平的提高。

2009年推出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措施,为农村居民带去了丰富的产品,同时也拓展了农村消费的渠道。与家电、汽车等产品不同,纺织品服装产品种类非常多,因此难以通过复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措施来进行,疏通现有的纺织品、服装流通渠道,减少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与销售终端中间环节是组织“纺织品下乡”的最好方式。

1、建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与农村零售商、零售市场之间的有效沟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数据 重要途径 宣传材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