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国粮食产量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


    39岁的种粮大户陈万荣是山西省清徐县徐沟镇西怀远村的一位农民。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他又迎来一个丰收年:预计全年的种粮收入过百万元。

  近年来,陈万荣把周边农民的土地进行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济。他制定了规模种植实施方案,科学规划承包土地的种植结构,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改良种植技术、引进新品种等推动科学种粮,确保丰产增收。去年,他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2200亩,亩产提高到1040斤。

  像陈万荣这样的种粮大户,近年来各地都涌现出一大批,成为全国粮食增产的生力军。不久前,农业部表彰了20位“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陈万荣就是其中之一。

  据农业部预计,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了信心,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支撑。

  回顾2009年,中央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业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重大支撑作用。在关键农时季节,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检查指导农业农村工作。

  从年初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到全国“两会”等许多重要会议,从中央到地方,粮食生产始终是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的重头。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这“四补贴”资金达1230亿元,增长了19.4%。

  国家还大幅度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实施东北稻谷、玉米、大豆、南方中晚稻及油菜子临时收储政策。这些政策信号强烈,力度很大,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据农业部分析,去年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面积增加较多,预计增加了3400多万亩,是近4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同时,高产作物水稻和玉米增加较多,为粮食生产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各地农业部门防灾减灾有效,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也是全国粮食增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去年全国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特大干旱历史罕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说,“面对北方冬麦区历史罕见的特大冬春连旱、东北及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伏秋旱,农业部和各地农业部门大力推进科学抗旱,发挥农机抗旱作用,夺取了抗旱减灾的重大胜利。”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农田里的病虫害大大增加,去年小麦条锈病、草地螟、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对此,农业部提出要打好“区域性重大病虫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突击战、重大疫情阻截战”,各地农业部门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完善防控预案,强化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有效减轻了病虫危害,实现了“虫口夺粮”。据统计,去年全国重大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0%以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粮食损失。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稳定粮食生产是稳定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农业基础的基础。

  今年,农业部已经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确保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单产恢复到200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力争有所增加。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重大技术、关键农时,突出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为此,农业部将建设7500个粮棉油糖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农业县,从而示范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同时,在800个产粮大县(场)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粮田,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田间配套渠系,大规模实施土地平整。鼓励和引导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建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水稻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