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随着北方几场大雪的不期而至,一波农产品价格的涨价风潮引发坊间热议。特别是在“通胀预期”日益被关注、11月CPI数据有望转正等一系列背景下,尽管专家学者们纷纷强调年内出现通胀的概率为零,仍有人提出了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或引发“年末小通胀”的观点。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农产品价格是在偏低位置上的回升,价格上涨处于正常范围,不能说当前农产品价格的升温会引致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
农产品价格年末升温北京某大型超市的“主食厨房”摊位,人头攒动,一位顾客正在抱怨,这里的馅饼和包子价格涨了接近一倍。售货人员忙着向她解释:“最近菜价涨得厉害,韭菜已经四块多钱一斤了,大米也涨了几分钱,听说金龙鱼(食用油)也要涨价了,我们这里当然也只好跟着涨。”
这是近来坊间关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与之相比,下面这组数字则给出了更为准确的描述:
商务部数据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在11月份环比上涨0.8%;同期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了1.1%。此外,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旬,我国食品价格呈现普遍上涨,其中,蔬菜价格的涨幅甚至达到了10%至30%。
对此,专家的解读是:疏菜价格的快速上涨是近期天气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并非长期趋势的确立,也不是所有农产品面临的普遍现象,居民应当理性看待。
“水果、蔬菜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11月份多次雨雪天气的影响,属于短期因素。”有业内人士指出。他说,11月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低温天气和大雪,对果蔬的生产和运输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低温和大雪对果蔬生产造成一定打击;其次,运输环节上,大雪导致路况下降使得用车困难,连同燃油价格的上涨一起推高了运输费用;再次,在运输比以往困难的情况下,果蔬的储藏时间相对较短、储藏成本高的特点被放大,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果蔬价格。
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则认为,今年的降雪相对于2008年的全国性冻灾来讲,只是区域性因素。各地蔬果的收成不会受到当时那么大的打击,只要运输能力不出问题,价格最终很快将会稳定。
此外,他强调,粮、油、肉、蛋等基础食用农产品没有,也不会出现类似于果蔬价格的大幅波动。“当前肉蛋供应从数据上看是有保障的,特别是猪肉供应,在经历了2007年和2008年的大起大落之后,近期比较平稳。而我国粮食价格已经和国际价格接轨,明年不太具备上行空间。”他说。
常清对本报记者表示,连续6年的大丰收决定了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应充分。“日前,国家出台了托市收购政策,农产品价格也并没有出现大的上涨,供求关系的稳定决定了未来价格涨不动。”
资本市场闻风起舞农
产品价格升温,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率先作出了反应。
农产品期货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演绎了一波引人瞩目的行情。除了玉米、早籼稻升势较为平稳外,大豆、豆油、棉花和白糖的期货价格当月价格上涨均接近或超过了8%,人气迅速积聚,持仓量大幅增加。
热情同时被点燃的还有股票市场中的农业板块。国泰君安证券的统计显示,11月,农业指数大幅超越大盘6.4个百分点,最高时一度超过大盘10个百分点。在报告中,国泰君安称,目前农业股估值处于历史区间的中上方,并且,契合产品涨价、政策受益、小盘股等主题,还可以看好1至2个月。
从中可以发现,除了涨价因素,政策层面的利好是资金向农业股和农产品期货聚集的重要原因。
“年末向来是农业消费数据利好和政策利好同时出台的时间点。”有市场人士称。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布了《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通知称,今年将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
银河证券分析师称,这次政策中的亮点有二:第一个亮点是鼓励南方地方储备粮公司和饲料加工企业到东北参与玉米收储,并酌情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在收储主体和补贴力度上,国家此次规定超出预期,反映了国家增大此次收储主体的重视和支持。第二个亮点是鼓励大豆加工企业参与大豆的收储,并给予适当补贴。此番调整,有利于激发大豆加工企业的收购积极性,降低对国际进口大豆的依赖性,形成更加合理的大豆交易价格。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12-07/46772.html